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苗少,現在是有錢都買不到苗。”近日,廣東順德生魚養殖戶羅老板因買不到生魚苗而顯得特別焦慮,他告訴記者,4月中旬他就開始向苗場訂苗,但至今仍未能買到,眼看著有些養殖戶已經投下了頭批苗,習慣于投早苗的他心里很著急。據南方農村報記者了解,由于去年生魚行情好,今年養殖戶投苗熱情極高,但是受天氣惡劣和母魚數量減少影響,今年廣東生魚產苗量下降五成,養殖戶一苗難求。
據了解,自開春以來,由于成品魚存塘量少,生魚的價格一路飆升,近期甚至達到了11元/斤的歷史罕見高價,同比至少高出了2元/斤。瘋狂的魚價極大地刺激著養殖戶的投苗熱情,特別是頭批苗的投苗熱情。有養殖戶向記者透露,按去年的情況看,頭批苗養成后可賺利潤達2元/斤左右,價格好的話甚至可以達到3元/斤。
廣東地區生魚投苗期是從清明后一直持續到6月份,一般在4月初投放的苗,稱為頭批苗。而今年的頭批苗的價格也隨著成品魚的高價而水漲船高,“黑芝麻”價格至今也未有下降意向。目前“黑芝麻”的價格為500元/萬尾,比去年上漲了67%,朝苗(2-3cm規格)的價格為0.5元/尾。不少養殖戶表示,只要養成后有好魚價,500元/萬尾的價格還可以接受。據了解,目前順德杏壇地區生魚投苗量只有三成,而去年同期達到五成。
然而,在投苗熱情極高的情況下,生魚苗產量卻不盡人意。受天氣惡劣和母魚減少影響,業內人士估計今年生魚苗產量或總體減少五成。據了解,由于前期天氣不穩定,親魚的產卵量和受精率均不高,導致產苗量減少。“關鍵是今年親魚母本數量大幅減少。”中山三角裕榮水產繁殖場老板梁桂洪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純種的親魚母本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據了解,廣東養殖的生魚是由俗稱“香港種”的母魚和“湖南種”的公魚雜交而繁殖的后代。但是,由于近兩年“香港種”的市場價格差,養殖量不斷減少,導致到了繁殖期親魚母本嚴重緊缺。此外,由于目前苗場使用的親本大多數為家養品系,經過多年的累代養殖,又缺乏保種選育體系,開始逐漸出現種質退化的情況,因此純種親本的數量自然也就減少了。
對于后期的苗種生產情況,梁桂洪表示苗種減產是必定的,后期苗種能否生產順暢還要看天氣而定。而苗價方面,梁桂洪認為只會升不會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