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國聯水產的資金鏈情況,我們還得抽時間去湛江考察。我們平時項目比較多,還來不及一一去調研。”
國聯水產近日發布2012年業績,虧損2.2億。這一壞消息把東莞信托為其成立的信托產品風險敞口迅速擴大。
上市以來,大股東反復向東莞信托質押股權融資,2年7次質押,融資超過2億。其中控股股東國通水產所持股份質押比例長期超過96%,可追加質押的股權所剩無幾。與此同時,國聯水產股價跌跌不休,距離警戒線僅一步之遙。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東莞信托所獲的資金,投向語焉不詳,實際控制人李忠存在套現嫌疑。有信托分析師表示,東莞信托相關產品已處“危險”狀態。
控股股東反復質押股權,
質押比例約100%
上市不到3個月,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就把手上的限售股質押給信托公司。
國聯水產2010年月12月公告,控股股東國通水產將2000萬股質押給東莞信托。這一次的質押,占國通水產持有國聯水產股份總數的13.81%。從此李忠借道信托公司進行股權質押融資愈演愈烈。
2011年4月,國聯水產被國通水產質押給東莞信托的股數翻倍,占比達到27.62%。4個月后,國通水產將8800萬限售股質押給陜西信托,它所持有的國聯水產股權被質押比例迅速逼近90%。
2011年12月,第二大股東冠聯國際開始登場。國聯水產公告顯示,大股東國通水產質押的股權比例升至99.81%,而冠聯國際質押的股權比例也接近過半。
進入2012年,兩大股東共同上演“質押解押再質押”的戲碼。
去年4月份開始,國通水產解除部分質押股權,同日再次質押,質押比例保持在96%以上。截至今年1月份,質押比例高達99.49%。而冠聯國際的質押股權在2012年4月全部解除后,于今年1月再次質押近半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國通水產和冠聯國際持有國聯水產的股權分別是45.26%和19.02%,而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分別持有國通水產40%的股權,和冠聯國際51%的股權,是國聯水產實際控制人。也就是說,無論國通水產還是冠聯國際,利用國聯水產質押融資的真正主角都是李忠。
據理財周報統計,上市兩年多,國聯水產共發布7次股東股權質押公告,并且都是限售股,而融資對象幾乎都是東莞信托。
“李總(李忠)不會直接跟東莞信托的人接觸,都是我們證券部的人去辦理。”國聯水產董秘郭文亮對記者表示。“我們財務總監對東莞信托比較了解,現在是年報披露前期,不便透露更多。”
業績虧損2.2億,
股價逼近補倉警戒線
據公開資料顯示,東莞信托為國聯水產成立的產品主要是“宏信-國聯水產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和“宏信-國通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募集規模均是1億。
宏信-國聯水產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是2012年12月25日成立,期限是18個月。
“國聯水產的產品我們全部包銷給錦安財富公司。”東莞信托國聯水產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國聯水產的項目我們沒有主推,前兩期公司虧損比較大,我們去問東莞信托,他們給了個解釋。”記者從錦安財富獲得一份東莞信托關于國聯水產虧損的說明,里面提到盈利預測:“公司2010年上了一個羅非魚項目,該項目到2012年三季度已微利7萬多,預計2013年將整體扭虧為盈。”
“國聯水產的資金鏈情況,我們還得抽時間去湛江考察。我們平時項目比較多,還來不及一一去調研。”上述東莞信托人士對記者表示。
實際上,國聯水產2月28日發布業績快報,營業利潤虧損2.2億。“羅非魚項目投產時間比我們預期的晚很多,去年銷售價格較低,利潤空間被壓縮。”國聯水產董秘郭文亮解釋虧損原因。
業績暴跌的同時,國聯水產的股價也跌跌不休。
宏信-國聯水產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推介書顯示,信托計劃存續期內,因質押股票的交易價格下跌等原因,導致按當日(T日)收市價計算的質押率大于60%(60%質押率對應的補倉價格為3.11元/股)的,回購方或其指定第三方將于T+5工作日內支付保證金或增加質押股票數量,支付保證金或增加質押股票數量應使質押率小于45%。(45%質押率對應的股票價格為4.15元/股)。
目前,國聯水產的股價在5.2元/股附近徘徊,臨近警戒線。
“控股股東質押股數已占其所持股數的99.49%。這將意味著,一旦跌破警戒線,質押人將面臨無股票可補倉的境地。”用益信托分析師廖鶴凱表示。
大股東“套現”嫌疑
業內人士提醒,一旦遭遇股價下跌,股票質押占比過高的大股東,很可能會面臨無法追加擔保的困境。所以在高質押比例之下,更應該明確其資金的投向,以及大股東自身的現金流。
而投資者反映,東莞信托所成立的國聯水產系列產品,資金具體投向并沒寫明。宏信-國聯水產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顯示,信托資金主要用于購買李忠持有的國通水產40%股權的股權收益權。預期收益率在8.5%-10.5%。
“項目的具體投向我們不太干涉,只關注對方的還款能力。”上述東莞信托人士告訴記者。
“一般而言,大股東質押股權不是為了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或是為了上市公司的發展,更多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一位信托業資深人士透露。
為何股價持續下跌,大股東還如此頻繁質押股權?“隨著股價下滑,折扣越來越小,質押率被動上升,越早融資越不吃虧。”上述信托人士稱。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7月,國聯水產大股東的限售股迎來解禁。上述信托人士表示,“大股東在限售期內將持有的股份質押給銀行或信托,到了解禁期即減持套現,信托股權質押融資,其實成了這些公司股東解決鎖定期資金需求的一條隱秘通道。”
市場中早已不乏例子。如銀江股份股東浙江藍山投資,該公司曾將所持有的全部股份質押給中信信托。在解禁后,很快將所質押的股權解除凍結,并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套現。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