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我國將全面建設“國家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對全國海域使用狀況進行實時、立體、動態的監視監測,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和國家海洋安全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記者從24日舉行的“國家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建設動員大會”上了解到,到2010年,我國將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國家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系統業務化運行。
從上世紀80年代起,隨著我國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海洋開發利用方式逐漸增多,海域作為海洋開發利用活動的載體,稀缺程度不斷提高。2004年新增確權海域面積超過20萬公頃,這給國家和地方海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國家海洋局會同財政部共同提出了建設國家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的設想,以保障國家海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高各級政府的海域管理水平。
作為國家海洋局為進一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運作和籌劃多年的項目,“國家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于2005年11月由財政部正式批準立項。
此前,我國已經利用衛星遙感資料,完成了山東、福建兩省的1990年、2000年、2005年三個時期海域使用狀況衛星遙感監測分析,對全國近20年來的海域使用狀況及其發展變化趨勢有了初步的掌握和了解。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張宏聲表示,要以“國家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項目的實施為契機,全面提高我國各級政府的海域使用管理能力和水平。
我國去年征收15.7億元海域使用金
隨著我國海域有償使用管理逐步走向規范,海域使用金的征收數額也在穩步增長:2002年1.2億元,2005年突破10億元,2006年達到15.7億元。
這是記者24日從“國家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建設動員大會上”獲悉的。
國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司長于青松介紹說,國家海洋局會同財政部出臺了全國統一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全面規范了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和減免行為。沿海各省相繼制定或修訂了海域使用金征管辦法,并探索進行海域使用權招標拍賣工作。沿海各級財政和海洋部門加大了海域使用金征收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應收盡收,保證了海域國有資源性資產的保值增值。全國海域使用金征收金額逐年增加。
與此同時,沿海各地積極落實專業漁民養殖用海海域使用金減免等各項優惠政策,為確保漁民增收、漁業增效,促進沿海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