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通威現任蝦特料板塊負責人王昌翰持有泓大部分股份,但具體的數額不明
5月初,網絡上的一則消息引起了行業的關注:4月28日,通威股份(以下簡稱通威)正式收購珠海泓大飼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泓大)。通威此次收購行為的意圖何在?收購價格多少?將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目前通威關于此次收購的公告尚未發布,記者經過一番走訪,摸索出一個大致的輪廓。
主要目標是海水魚飼料
據網絡資料顯示,泓大飼料是廣東中澳投資集團的全屬子公司。由廣東省中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4000萬元興建,2010年時已有兩條對蝦飼料生產線,一條膨化飼料生產線,公司主要產品是蝦料和海水魚飼料,年生產魚蝦料及開口料共5萬噸,2009年,產值已超億元大關。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泓大的蝦料生產并不多,品牌也用過“雙喜”、“海為”等,目前主要的銷售業績還是在膨化魚飼料方面,珠海、中山、江門等地不少蝦料經銷商也反映,基本沒見過泓大的產品。珠海一位飼料企業的區域經理說,泓大原本在各地的銷量不多,從2011年開始產量明顯增長,銷售地主要在珠海、佛山等地,海水魚飼料和生魚飼料有一定的銷量,年產量達到3萬噸左右。
“通威此次行動,應該還是看中了泓大的海水魚飼料。”一位長期在珠海地區跑動的飼料企業經理表示,通威多年以來以魚飼料為主,尤其以淡水魚飼料最為突出,通威飼料賴以借助的研發力量也集中于此,經過幾年的發展,通威在膨化魚飼料方面的市場反映也不錯,這次收購的方向瞄準海水魚飼料,“一切看起來順理成章”。
收購價格引起關注
涉及到具體的操作,有消息傳出,是由通威旗下的珠海海一水產飼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一)對泓大進行收購,意向已經達成,還沒有到最后簽字的一步,但海一和泓大雙方的人員已經進行整合,海一負責蝦料板塊,泓大負責魚料板塊,原來海一做魚料的資源整合到泓大,泓大做蝦料的資源整合進海一,市場調整已經在進行。
據了解,泓大原屬的廣東中澳投資集團對飼料業務的經營有不短的年頭,曾經投資興辦湛江粵華水產飼料有限公司等7家飼料廠,該集團2007年生產對蝦飼料9萬多噸。
該人士還介紹,泓大最早由湛江粵華飼料投資建設,但經營不甚理想。大約在兩三年前,泓大發生過股權變動。這家企業的海水魚料有一定銷量,在珠海本地份額不多,銷售主要在粵西,但由于幾年前屢次碰上臺風等自然災害,應收款的數額比較大。
而在采訪中,關于泓大還聽到一種說法,在兩三年前,泓大發生變動的股權中,除泓大現任的負責人彭某外,通威現任蝦特料板塊負責人王昌翰也持有部分,但具體的數額不明,兩三年前那次變動的股權占泓大當時所有股份的比例也沒有公開的資料。“不清楚王持有泓大多少股份,這次通威收購泓大的價格就變得引人關注了。”
據了解,通威此次收購行動統歸在蝦特料板塊進行,5月中旬,本刊聯系通威蝦特料板塊的負責人王昌翰,對方表示,此次行動尚在進行中,暫無進一步的消息透露。
收購折射市場角力
通威是老牌水產飼料企業,其水產飼料銷量多年來占據全國水產飼料“老大”。“通威的強項是魚飼料,其實很多年前已經有向蝦料、特種料延伸的意圖。”一業內人士說,從早年通威收購海南大海、湛江粵華、珠海大海、珠海海一,到專門開辟蝦特料板塊進行經營,可見通威始終對這一塊市場很重視,只是多年來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幾年前從湛江粵華退出就可以看出,或者是通威有其他的考慮。
對于此次通威收購泓大,有網友評論:通威在華南市場被海大壓制太慘,現在要開始發力了。根據相關資訊報告和上市公司年報,近兩年來,海大集團已經在水產飼料銷量上緊逼通威,在廣東市場更是一馬當先;而且從產品結構相比較看,海大的蝦料,調水產品占總體的比例更大,利潤更高,可謂強勁競爭對手。
出于對土地、人才隊伍、銷售資源和網絡的考慮,收購現有廠家,可謂飼料大企業進行擴張最便利的手段。而從今年開始,通威大量創富論壇、“漁家傲”行動等一系列舉措,就可以看出其決心。也有部分受訪人士認為,象通威這種“不缺錢”的大企業,接下來還會有收購行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