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與危害
蟹奴病又稱臭蟲蟹病。其病原是一種專門寄生于河蟹腹部(胸板)或附肢上的寄生蟲,長約2~6毫米,厚約1毫米,扁平,綠豆大小,乳白色或半透明。成蟲是已完全失去了甲殼類特征的甲殼類寄生蟲。蟹奴寄生于河蟹之后,一部分露在宿主體外,呈囊狀,以小柄系于蟹臍基部的腹面,另一部分呈分支狀突起伸入宿主全身各個器官,吸取宿主體內營養,破壞宿主的肝臟、血液、結締組織和神經系統等,影響生殖腺發育和性激素的分泌,雌雄難辨。被蟹奴寄生后,河蟹生長受到抑制、遲緩,不能再蛻皮,嚴重時,蟹肉發出惡臭,成為“臭蟲蟹”而不能食用。該病主要危害成蟹,雖不會引起河蟹的大量死亡,但嚴重地影響了其商品規格與商品價值。該病發病季節是6~10月,8~9月是發病高峰。該病極易在含鹽量較高的咸淡水池塘中發生,上海、湖北、安徽、江蘇、江西、山東等省市均有發現,尤以沿海灘涂蟹養殖區發病率高。在診斷過程中掀開蟹的腹部,若見到囊狀的蟲體,即為該病。目前在我縣部分養殖塘口已經發現該病,特提醒廣大養殖戶積極采取措施,抓緊防控,控制此病在我縣養殖水域爆發流行。現推薦以下防治方法,供參考。
二、預防方法
(1)放養前用漂白粉(10毫克/升)、敵百蟲(5毫克/升)或甲醛(100毫克/升)徹底清塘,清除過多的爛污泥,殺滅池塘內的蟹奴幼蟲。
(2)加強檢疫,嚴格防止被蟹奴感染的扣蟹運進內陸水域,灘涂咸淡水養殖水域最好用人工繁殖的幼苗,防止該病發生。
(3)在河蟹混養池中放養一定量的鯉魚,讓鯉魚吞食蟹奴幼蟲,控制蟹奴幼體的數量。
三、治療方法
(1)有發病預兆池塘,應立即捕捉隔離,抑制蟹奴的發展與擴散。
(2)用8毫克/升的硫酸銅或2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浸洗病蟹10~20分鐘。然后放入網箱暫養,觀察病情,如治愈即可放入池塘養殖。
(3)全池用0.7毫克/升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潑灑或全池潑灑硫酸銅0.5毫克/升和一水硫酸鋅1毫克/升潑灑。三天后換水,并用護草肽等保護水草。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