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水溫偏高使河蟹在淡水中性腺發育過熟;水環境較差使得河蟹常離水上岸遭受陽光照射,由此引起河蟹體內代謝紊亂、免疫力下降,從而被細菌感染;飼料中長期缺乏維生素等,以上幾種原因容易引起河蟹水腫病的發生。河蟹發病時頭胸甲與腹臍連接處腫脹,體內三角膜水腫,爬行動作遲緩,死亡前大多離群爬至淺灘處。
夏季應保持蟹池清新的水質,盡可能降低池水水溫,以降低水腫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一、抬高水位至1.2米以上,有條件的養殖池塘可抬高水位至1.5米以上。
二、保持水體適宜的透明度。要求池水混濁度較小,透明度30-40厘米為宜。透明度較低的池塘,可通過加換新水或潑灑水質保護解毒劑調節;透明度較高的池塘,建議潑灑EM菌加適量生物肥水素。
三、保持充足的水草,及時撈出被夾斷的水草,防止水草腐爛敗壞水質。缺少水草的池塘,可移植經過強氯精水溶液消毒處理的水花生入池
四、水溫超過28℃時,在水源條件較好的情況下,每天換水一次,換水量不宜超過原池水的四分之一。
五、高溫季節7-10天潑灑一次微生物制劑,使得池水中有益菌占優勢。
六、科學投餌,飼料蛋白含量28%左右,同時不要過量投喂,防止河蟹性早熟。
七、對于已發病塘口,除改良水質環境外,建議全池潑灑聚維酮碘,同時在飼料里添加復合維生素、氟哌酸加以治療。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