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事實上,公司12年飼料業務的表現完全符合我們預期,但食品業務的沉淪吞噬了公司利潤。步入13年,短期看,公司半年報業績超預期(同比增50%~100%);長期看,公司食品業務在出口復蘇、結構調整、投資壓縮等正能量引導下,逐月改善(春源食品更是已經盈利);水產飼料業務則在新廠拓建和新“365”模式的雙輪驅動下,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而前期大股東定增的完成,更是彰顯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我們認為公司今年向上改善、提升的空間非常廣闊,其股價與市值存在明顯的低估,建議積極買入。
食品業務的提升有目共睹:備受詬病的食品業務已連續月度環比改善。12年食品業務的巨虧(-1.2億元),吞噬了整體利潤。但公司在更迭了食品業務負責人后,引入了新的經營理念和方式,使得二季度出現了切實的改善:春源食品在4~6月均實現盈利,新太豐食品6月也繼續大幅減虧。原因有三:一是出口環境改善;二是產品結構調整合理;三是廣告費用的投資更趨理性。我們認為這種良性轉變具備持續性。飼料業務“三步曲”已展現,未來新廠拓建和新“365”模式雙輪驅動:我們在此前報告中曾提過,飼料業務的復蘇,須經過“三步曲”式回升:a)銷售回升、b)毛利率回升、c)凈利率回升。在12年財報中,這三點均得到驗證(水產料增29%,飼料毛利率由7.6%增至8.8%,飼料凈利率也提升1%)。公司近期繼續拓展創新:1)加快新廠拓建(海外新興市場+國內完善布局),涵蓋越南、賓陽、天門、高明等;2)養殖上推廣“365”模式:“放養3類魚、6種環保高效養殖技術、增效50%”。
半年報業績超預期,大股東定增完成,靜待三季度水產料銷售旺季:雖然受二季度天氣影響,上半年水產料銷量一般(同比持平),但由于豬料增速穩健(近20%)、食品減虧,半年報業績超預期(同比增50%~100%);與此同時,大股東定增的完成,更是彰顯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預計三季度(旺季)天氣恢復正常后(7月已提價),全年水產料增速仍將達到12%,豬料增速在20%,依舊保持良態。
通威vs.海大:水產料銷量1.1:1,流通市值0.42:1;仍顯低估。當前水產飼料的領軍者是海大集團,對比之下:兩公司目前水產料銷量為1.1:1(通威213萬噸,海大195萬噸),但通威的流通市值僅約為海大的42%;我們認為海大仍是水產料龍頭,但同樣認為,兩者差距并沒有市場反映的那般大,通威的市值面臨低估。
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別為0.20、0.26和0.35元,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7.00元,流通市值達到海大的60%左右,對應14年27倍PE。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