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 豐產在即,但收割期或將延后
根據USDA公布的最新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9月22日當周,美豆生長優良率為50%,于上周持平,去年同期為35%,但均低于2005年至2011年的歷年同期水平。但鑒于新季美豆種植面積達到歷年新高,為3091萬公頃,以USDA9月份預估報告給出的41.2蒲式耳/英畝的單產計算,新季美豆產量將達到8860萬噸,較上一年度增加650萬噸。且目前天氣狀況良好,收割臨近,天氣對產量難有較大改變,新季美豆豐產基本已成定局。
但由于本季美豆播種期延緩,導致目前美豆生長較往年仍滯后約一周時間。截至9月22日當周,美國大豆落葉率為47%,之前一周為26%,去年同期為71%,五年均值為56%。美國大豆收割率為3%,去年同期為21%,五年均值為9%。從往年情況來看,美豆在10月份開始迎來出口銷售高峰期,但從目前收割進度來看,預計出口高峰將推遲至10月份中旬左右,在此之前全球大豆的供應能否得以保證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從巴西外貿部門公布的大豆月度進出口數據來看:截至8月份,2012/13年度巴西大豆出口共計3715萬噸,已完成全年預估出口量的90.63%,較之前3各年度同期水平86.90%、74.99%、90.65%的出口出口速度偏快。
由于2012/13年度巴西大豆大幅增長1550萬噸,出口量相應上調900萬噸。因此在前期出口進度偏快的背景下,截至8月底,巴西仍有380萬噸出口額度尚未完成。該部分出口未完成量將使后期新季美豆的主要競爭對手。
根據USDA9月份預估報告顯示,南美(巴西+阿根廷)方面舊作大豆庫存共計4252萬噸,較上一年度增加1150萬噸;美國方面由于上一年的大幅減產及銷售情況良好,舊作庫存非常緊張,僅剩408萬噸,較上一年度減少120萬噸。但從全球大豆供給來看,美豆庫存的短缺完全可以由南美方面進行補充。
2. 供應緊張,豆粕現貨價格堅挺
受節前備貨需求影響,豆粕需求量繼續上升,因此在油廠開工率維持絕對高位的背景下,豆粕庫存量仍在持續下滑,多地出現現貨緊張。國內豆粕亦在外盤表現偏弱的情況下,現貨價格依然堅挺。
由于中國農村空心化問題越來越嚴重,散戶養殖逐漸退出市場。隨著規模化養殖程度的深入,生豬養殖的周期性表現會越來越明顯。參考往年養殖利潤情況分析,生豬養殖呈現3年一周期的循環,且周期中上漲過程通常耗時較長,約28個月左右,而下跌過程時間較短,一般為上漲周期的1/3至1/4時間。本輪周期自2012年7月開始,預計將于2014年7月結束,本年度后期養殖利潤預計將呈現持續溫和上漲格局,生豬存欄量將延續前期上行格局。
從年度飼料產量數據來看,自2009年開始,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的推進,配合飼料及混合飼料產量出現大幅提高,但從歷年增長率來看,自2009年開始,增長率逐年下滑,預計2013年配合飼料增長率將維持在12%左右的水平,配合飼料增長率預計在9%左右。
從飼料廠商歷年月度產量數據來看,8月份之后,配合飼料及混合飼料產量預計將維持在1700萬噸以上水平,且呈現穩中趨漲格局。豆粕需求較當前不會出現明顯下滑。
綜合上述情況來看,新季美豆豐產基本已成定局,唯一的風險點在于生長期的延遲導致新季美豆上市的時候或將滯后。但從南美大豆的剩余出口額度及全球的大豆期初庫存來看,在新季美豆上市之前的一段時間,全球大豆的供給不會出現短缺現象。而國內方面,后期飼料需求仍將溫和上漲,對豆粕的需求保持較高水平,現貨價格堅挺對豆粕期貨近月合約形成較好支撐。操作上建議進行“買豆粕拋美豆”或“豆粕買近拋遠”套利操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