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遼寧大連獐子島集團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管理模式,積極探索“戰略合作、項目對接”的產學研結合新路,通過水產新品種的推廣,帶動萬千漁民致富。
集團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海洋大學等1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學校構建了國家級產學研一體化創新平臺。目前,集團聯合中國海洋大學共同研發的“海大金貝”通過國家水產良種審定,成為產學研模式下首個水產新品種。國家級科研成果正在通過龍頭企業輻射千家萬戶漁民,為現代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集團首創繪制了國內第一個2500平方公里確權海域全域電子地圖,聯合中科院海洋所建立了國內最先進的海洋環境自動觀測系統——北黃海海洋觀測研究站;集團率先開展了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牧場建設,開創了我國養殖蝦夷扇貝的新紀元和國內海區蝦夷扇貝自然采苗的先例,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蝦夷扇貝良種場和海上生態種質庫,皺紋盤鮑雜交鮑實現了“北鮑北養”。 “獐子島紅”蝦夷扇貝等自主研發水產品種實現了產業化開發;貝類高值化應用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形成五大系列80多個品種的產品品系。
集團始終奉行“以人為本、共同發展”的理念,制定了靈活性和操作性并舉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設立了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獎勵等多種科技創新獎勵方式,對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實施股權激勵,首期共有162人收到1000萬份股票期權激勵并兌現3億多元。緊緊依托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獐子島商學院等平臺,實行人才引進和培養政策,助推企業創新戰略實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