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作為名特優水產養殖產品,黃顙魚長期保持價格穩定,波瀾不驚。不過,經歷2013年的四平八穩后,今年3月開始黃顙魚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高價——15.6元/斤。超高的價格促使各地迎來史上最瘋狂的黃顙魚投苗期。
然而,天公卻不作美,年后低溫陰雨天氣,嚴重打亂黃顙魚種苗場的生產規劃,大部分苗場被迫推遲至4月中下旬才能出苗,從而影響養戶的投苗計劃,進一步加緊了市場的需求迫切度。
苗場儲苗不足,黃顙魚苗市場或供應緊張
由于產量不高,養殖面積不大,黃顙魚價格一直平穩,一般在9.3-12.5元/斤之間波動。不過,從今年1月開始,隨著存塘魚的減少和禽流感的影響,魚價一路飆升,3月下旬,平均規格5-6兩/尾的黃顙魚塘頭價達到15.3-15.6元/斤,平均規格為4-5兩/尾的塘頭價達14.2-14.6,幾乎是史上最好價格。全國各產區的養戶投苗熱情日益高漲,苗場紛紛接到訂單。
據廣東、華中、四川等地苗場估計,今年全國的黃顙魚養殖量將增加三成。增量主要集中在華中、江浙、四川、廣西、福建等地。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國黃顙魚主產區的廣東,廣東苗場呈現外熱內冷的趨勢,廣東本地訂單量并沒有明顯增加。有業內人士分析,因為目前生魚、加州鱸、鱘魚價格齊高,加上受到鰻魚苗價格低廉的影響,導致南海、珠海、新會等地不少黃顙魚養戶轉養鰻魚,因此廣東地區黃顙魚投苗量走穩。
然而,由于去年很多苗場供過于求,苗場擔心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導致今年各地苗場儲備不足,在如今種苗市場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大部分苗場都出現供苗緊張的狀況。
此外,由于今年開春后,氣溫不穩定,陰冷天氣增多,影響了各地苗場正常的生產工作。據苗場反饋,今年水花至少4月中下旬才能開始供應,比往年延遲半個月左右,無疑加大了市場對于種苗需求的迫切度。
據了解,由于出苗延遲和訂單火爆,各地苗場均未給出魚苗的訂價,但是漲價已經不可避免。
飼料不穩定,全雄黃顙魚苗或受熱捧
黃顙魚全雄苗的市場份額增大,這是今年種苗市場的一大特點。全雄苗的雄性比例高達95%以上,具有毛毛魚少、長速快、料比低等特點,也有病害多,流通商不喜歡收購的劣勢。從2011年全雄苗推廣開始,養戶一直持觀望態度,短時難以被大量養戶接受,因此全雄苗的市場份額較小。
不過,這一形勢今年有可能被打破。業內人士反映,由于飼料配方不成熟,去年投養普通苗的養戶料比偏高,導致養殖成本偏高、養殖效益低,而投養全雄苗的養戶效益較高,與普通苗相比料比低0.2,每斤魚的成本減少0.7元/斤左右,因此養戶對全雄苗的需求大大增加。目前,全雄苗占全國養殖苗種的10%左右,這其中,廣東占10%-15%,浙江8%,四川10%,華中10%,廣西、福建各20%,據業內人士估計,今年全雄苗養殖的比例將會增大,未來黃顙魚全雄苗或許將成為市場主流。
市場需求量猛增,苗場自然不愿意放過這個商機。據了解,全國真正擁有黃顙魚全雄苗生產體系、自主生產全雄苗的苗場只有三家——海大集團百容種苗中心、武漢百瑞生物科技公司以及佛山市西樵清源魚苗場。此外,通過購買技術,全國能夠生產全雄苗的苗場15-20家。
不過,目前全雄苗場魚龍混雜,參差不齊。不少苗場紛紛打出“超雄性全雄苗”等眼花繚亂的招牌,實質上通過水花培育過程投喂激素,促使母性轉性從而增加全雄率。業內人士指出,這是被淘汰的落后技術,因為通過這樣孵化出的魚苗雄性率低而且質量不穩定,但是養戶卻難以辨別真偽全雄苗,因為檢測成本很高,需要通過基因檢測。
外省投苗量增加,或沖擊廣東黃顙魚市
據《農財寶典》調查統計,廣東擁有黃顙魚苗場200-300家,是全國黃顙魚種苗生產中心。然而,作為黃顙魚傳統養區,廣東的優勢卻逐年下降。
據各地苗場預計,2014全國種苗需求量約900億尾,廣東的需求量排名第二。其中廣東250-300億尾,浙江350億尾,四川200億尾,華中50億尾,廣西30億,福建20億。在各地種苗需求量上漲的情況下,廣東的種苗需求已趨向穩定。
因為養殖黃顙魚周期長、產量低,效益不明顯,加上近年病害增多,成功率下降,所以養殖黃顙魚對于廣東養戶的吸引力越來越低。此外,廣東黃顙魚的價格日益受到外省產區的制約,尤其是冬季。因為隨著全球氣溫變暖,致使省外的暖冬時間逐漸加長,比如去年12月中旬后,浙江的氣溫才開始低于0℃,當地出魚量不斷增加,導致當時廣東地區黃顙魚的價格持續下降,直到今年元旦開始才緩慢回升。
此外,浙江的溫室甲魚棚被大量拆除、甲魚行情持續低迷以及黃顙魚價格高企的情況下,業內人士估計甲魚養戶轉養黃顙魚的比例較高,未來浙江黃顙魚的產量或將大增,外省的養殖量增大,將加大對廣東市場魚價的沖擊。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擁有地理氣候、養殖技術等優勢,廣東地區黃顙魚養殖仍然具有投苗成活率高、養殖周期短、產量高的優勢,“外省的投苗率增加,并不會對今年的魚價造成很大影響,但很可能會沖擊明年魚價,使得未來養殖黃顙魚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