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系統與龍魚繁殖的關系
龍魚生殖活動的調節和控制主要受制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內分泌腺中的腦垂體形成和釋放的激素控制性腺的發育及相關的生殖過程,而腦垂體分泌作用又受神經活動特別是下丘腦的調節。龍魚下丘腦-腦垂體-性腺之間存在密切聯系,直接影響著龍魚的繁殖。
(一)腦垂體的構造及功能
1.腦垂體的構造
龍魚腦垂體位于間腦的腹面,與下丘腦相連。整個垂體可分為神經部及腺體部兩部分。神經部與下丘腦直接相連,其神經纖維深入腺體部,傳遞由中樞神經系統下丘腦部分對腺體分泌機能的調節控制。腺體部又分成前葉、間葉、后葉三部分,其中間葉與性腺的發育成熟和排卵有密切關系。
2.腦垂體的生理機能
腦垂體間葉中的分泌細胞產生促性腺激素(GTH),促性腺激素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性腺后,引起性腺分泌雌激素或雄激素,從而誘導性腺發育成熟和產卵。腦垂體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包含有促黃體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一般認為促黃體激素的作用主要是引起排卵,促卵泡激素能促使精子和卵子發育成熟。
3.腦垂體的摘取和保存
用于取腦垂體的魚通常是達到性成熟的新鮮鯉魚。摘取的時間最好是在鯉魚產卵之前,此時垂體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最高。摘取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從鰓蓋的側面摘取,即先將魚的鰓蓋掀起,用自制摘取刀(將一段8號鐵絲一端錘扁略彎曲成鏟形)剝去鰓后,插入蝶骨縫內,將蝶骨挑起,便可露出乳白色的垂體,用摘取刀輕輕挑出完整無損的垂體。此法取垂體*作容易,速度快。另一種是用刀剖開魚兩眼上緣的顱頂骨,除去脂肪,露出魚腦,在其前下方可見一小白點即為腦垂體,用鑷子將垂體輕輕挑出,垂體應完好無損。
如要較長時間保存,可將摘取的垂體除去血污和脂肪等組織,放入體積為垂體20倍的丙酮(或無水酒精)中,脫脂,脫水,浸泡8~12小時后換一次丙酮,連續處理2~3次。將垂體取出,放在干凈的白紙上,經20~30分鐘晾干后立即裝入干燥、清潔的小瓶中,用蠟封口存放在陰涼處。也可在換過一次丙酮后,連同浸液一起密封保存。
(二)下丘腦的構造及神經分泌活動
1.下丘腦的構造與機能
下丘腦位于間腦腹面,通過垂體莖緊連腦垂體。下丘腦中含有大量的神經元核團,其中的視前核和側結核含有神經分泌細胞能夠產生一種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即促黃體素釋放激素(LRH)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抑制激素(GRIH)。這兩種神經分泌激素對腦垂體中的促性腺激素分泌細胞有直接的影響,促黃體素釋放激素(LRH)促使該細胞分泌促性腺激素(GTH),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抑制激素(GRIH)則是抑制其細胞分泌促性腺激素(GTH)。
2.下丘腦-腦垂體-性腺的關系
龍魚在性腺發育、成熟、排卵和產卵過程中,中樞神經系統通過外感受器官—視覺、觸覺和側線器官等接受來自外界(如光線、溫度、異性等)的刺激并傳遞到下丘腦。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受激發產生促黃體素釋放激素(LRH),LRH進入腦垂體分泌細胞后使其分泌促性腺激素(GTH)。GTH通過血液循環進入性腺,刺激性腺分泌性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魚類表現出第二性征及繁殖行為,促進性腺生長發育,卵母細胞成熟、排卵或精子生成。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養殖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