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我國水產品價格持續上漲,直至目前,總體處于2010年以來的歷史高位。行業市場一片向好,水產企業也屢屢創收,而國聯水產(7.79 +1.96%,買入),無疑是2016年掙得最多的那一個。
據國聯水產發布的2016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約為26.2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26.61%;實現營業利潤為9389.57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49.91%;實現利潤總額約為1.0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24.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394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 312.66%。各項數據指標超預期的增幅背后,是國聯水產近年來的精心布局和不懈努力。
壁壘解除+消費升級全球化采購及營銷網絡逐步打通
去年,國內外回暖的大環境為水產品加工業務打開了一扇大門。國際業務方面,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美國市場回暖及貿易壁壘解除推動外銷業務逐步回歸正軌。內銷業務方面,國內餐飲消費升級,“營改增”政策深入推進,新《食品安全法》出臺等利好使國聯水產在供應鏈管理、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針對國外市場,國聯水產引入了美國業內極具影響力的專業營銷團隊,目前已與沃爾瑪等大型商超類,以及優質主流餐飲類優質客戶合作,提前為公司鎖定全年訂單。
而對于內銷的把控,國聯水產堅定推進產品結構、客戶結構和營銷網絡的優化,開發了針對內銷市場的“團餐”、“火鍋”、“微凍”等深加工產品;利用自身可靠的供應鏈和產品研發,將營銷重心向百勝、呷哺呷哺、望湘園等優質連鎖餐飲及商超客戶傾斜;同時,加大電商推廣力度,與京東生鮮、順豐優選、天貓、本來生活等大型電商平臺深度合作,業務規模較前年有了突破性進展,銷售額同比增長130%。
上下游協同 產業鏈不斷優化
近年來,國聯水產一直致力于推進產業鏈布局的延伸和優化,首創從種苗、飼料、養殖、加工、質檢到銷售的360度生態產業鏈模式,上游依托公司在種苗、飼料、養殖科研中心、生物科技等方面的產業基礎,開展工廠化養殖業務,為公司創造利潤貢獻;下游通過產品研發、服務創新和渠道下沉,更加貼近新形勢下餐飲企業和終端消費者的需求,由此實現從生產商向綜合服務商的轉型。
信息化項目建設上,國聯水產也是成效顯著。針對公司水產品加工、工廠化養殖兩大業務板塊的研發、采購、倉儲、生產、銷售等關鍵業務環節,公司按時進行信息化升級,進一步優化供應鏈運轉效率和可靠性。同時率先在水產行業推行“2211”電子化監管模式,全程保障水產供應鏈的安全可追溯。
2017年半年度業績大幅預增
根據國聯水產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初步預計2017年1-6月累計實現的凈利潤為6000萬至8000萬元之間,相比去年同期增長581.82%至809.09%之間。
經過近年來的逐步摸索和優化,國聯水產的發展步伐越發沉穩。公司去年制定了集團未來五年的戰略規劃,確立了“成為全球最具有影響力的海洋食品企業”的宏偉愿景。在這個目標導向下,公司未來將致力于向“全產業鏈”、“全球化”的“優質水產蛋白及餐飲食品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以 “創新”、“運營”、“資本”作為公司發展的三大核心競爭力,為消費者提供新鮮、健康、安全的海洋食材,實現“為人類提供健康海洋食品”這一使命。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