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通威瞄準粵東市場,在此成立揭陽通威飼料有限公司,扎根揭東經濟開發區十多年以來,揭陽通威在粵東地區一直保持領先的地位,并不斷創造著一個接一個的奇跡。近三年,飼料累計增長100%,動保從0到1000萬。
潮汕地區的魚蝦混養模式向來以穩定著稱,但近年來受水源、蝦病等因素影響,很多蝦農已經難賺錢,而且一年更比一年難養。尤其是近年來,七成以上的養殖戶為盈利難,僅有三成左右的養殖戶能賺錢,面對此等困局,近期筆者采訪了揭陽通威(海壹)公司總經理李鎮泉,了解通威在這養殖困境之下的思考與規劃。
揭陽通威(海壹)公司總經理李鎮泉
水產前沿:2018年底通威新劃華南二區(粵東和福建),公司包括揭陽通威、廈門通威和福州通威,其中揭陽通威的市場定位和角色是什么?
李鎮泉:2018年底,通威以“聚焦”思維對部分市場進行了重新規劃,其中華南二區管轄粵東及福建市場,包括揭陽通威,廈門通威和福州通威三家公司,由通威股份華南二區總裁溫佳霖統帥。揭陽通威在粵東地區持續多年保持市場占有率第一,是華南二區的指揮中心。揭陽通威(海壹)目前專注于對蝦、黃鰭鯛、海鱸等海水特種料,主要市場在粵東、福建地區,范圍從廈門到惠東,包括潮汕、汕尾等都有所覆蓋,而揭陽通威(水產)則主攻粵東的淡水料市場。
水產前沿:粵東地區水產養殖具有哪些特點?
李鎮泉:粵東地區傳統的水產養殖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魚蝦混養,二是高位池精養。魚蝦混養養殖主要分布在潮汕地區。其他地區的混養模式主要以蝦混養高檔魚為主,而潮汕地區的傳統魚蝦混養模式是在每年的4月份開始投放土苗,混養適量的青魚、草魚、鰱魚或鳙魚四大家魚,對蝦采用輪捕輪放的方式,魚則年底收獲,一年大概放4-5批蝦苗,土苗一年的投放量多達到50萬/畝。
潮汕地區魚蝦混養模式養出來的蝦規格小(一般在100-120尾/斤,好的80尾/ 斤),周期短,風險相對也比較低,往往是以數量取勝。加上當地的塘租低、飼料成本低,使得看起來不如精養模式賺錢的魚蝦混養,實際算下來,投資回報率并不算低。潮汕的魚蝦混養模式,以穩定著稱,這錢賺得比較細水長流,也符合當地人穩重的性格特征。
高位池精養以汕尾地區居多,但近幾年由于環保政策的影響,禁養拆遷掉的蝦塘也不在少數。
原料車間
飼料車間
水產前沿:聽說今年粵東白蝦成活率很低,很多養殖戶面臨虧損,是什么原因?
李鎮泉:潮汕地區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多年來一直以投放土苗為主,今年由于土苗苗種退化,加上氣候異常、水質污染等問題再次放大土苗劣勢,白蝦成活率不到1成、生長慢、只吃不長等問題日益凸顯,至少有7成以上的養殖戶面臨著虧損,這讓很多養殖戶失去了信心,棄養、轉養的不在少數。
水產前沿:面對這樣的養殖困境,揭陽通威(海壹)做了哪些工作?
李鎮泉:正是由于潮汕地區的蝦越來越難養,養殖戶的盈利變為一種“奢望”,種苗問題越來越受關注并且不斷被放大,養戶從關注重點從關注飼料逐漸轉變為更關心蝦苗種系和養殖成功率。“窮則思變”,放棄土苗轉而對于優質蝦苗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此等局面下,揭陽通威率先做出3個重大改變。一、引進海壹高抗苗:做好個別區域試點,2019年放苗量1億,今年在澄海、汕尾區域表現非常好,主要體現在在成活率和長速,用戶回頭客多,表態明年繼續投放。第二、策劃2次產品升級,真正加大產品成本投入,面對今年惡劣環境,盡可能降低養殖戶的養殖成本,反哺養殖戶和經銷商,今年產品口碑繼續引領粵東市場,2019年截止8月銷量爆發式增長。第三、團隊深入終端:提升業務員技術能力,用優質的動保協助調水等加強終端的服務引導。通威作為有擔當的行業引領者,將不遺余力推動粵東地區養殖升級。
車間生產設備
水產前沿:未來公司有何發展規劃?
李鎮泉:在未來,公司在溫佳霖總裁的帶領下,我們定位繼續保持高增長,只有增長的企業才能生存,這也是揭陽通威(海壹)團隊所有人的壓力和動力。接下來繼續做好3個堅持:一、繼續投入產品進行升級,讓海壹產品一直領先市場。二、提高團隊效率:做好團隊分工,業務員做好專職的用戶服務,區域經理以上做好渠道的扶持與打造。三、產業鏈的打造:優質種苗的加大推廣及動保配套,降低用戶養殖成功和提高成功率,提高用戶的綜合盈利能力。我經常告誡自己的團隊,“一切要以務實和效益為導向,到塘頭去,為養殖戶提供真正有價值的服務”。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