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食品產業網:“良種補貼”是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利用WTO《農業協議》等有關規則,出臺的第一個農業補貼政策。這個2002年才出現的新鮮詞,雖然歷史不長,卻收效甚大,深入人心,它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將農業選種視為農民個人行為的理念。良種補貼實施五年來,在種植業和養殖業中都進行了廣泛推廣。農作物補貼覆蓋面廣,囊括谷物、油料等多種作物;畜牧業中對于奶牛、生豬、奶羊、肉羊等的補貼,也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體系。相形之下,水產良種補貼多少顯得有些寂靜。
從政策方面而言,對漁業良種補貼的關注起步較晚。2004年修訂的《種子法》總則第一條“……為提高種子質量水平,推動種子產業化,促進種植業和林業的發展,制定本法!狈N植業和林業的育種問題一經法律確定,便不僅僅是農民個人的選擇,而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一件大事。我國的“良種補貼”正是始于種植業,2002年啟動良種補貼的第一批對象是專用小麥和高產大豆等11種農作物。
關于畜牧良種,《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的配套制度中明確規定了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制度,特別是種畜禽質量監督的規定獨立行文,非常具體。于2005年開始實行的奶牛良種補貼管理辦法,僅僅2006年使用冷凍精液每支凍精補貼10元~20元一項,當年的總補貼款就達到1億元。
水產良種是指生長快、肉質好、抗病性強、性狀穩定和適應一定地區自然條件并用于養殖(或栽培)的水生動、植物種。據養殖專家測算,采用良種或一般品種經過提純復壯后,一般可增產15%~20%。推廣良種,提高良種覆蓋率是促進水產養殖業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建國以來,我國水產良種選育、生產、開發和推廣工作取得很大進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與農牧業相比,與自身的發展需要相比,我國水產良種發展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漁業法》提及魚苗良種使用的條款比較少,只是在第十六條中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水產優良品種的選育、培育和推廣。”水產良種補貼的起步是2006年的《水產養殖業增長方式行動實施方案》中提出要“開展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運行機制調研,探討水產良種補貼方法!2007年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及水產良種補貼政策調研組奔赴各地進行調研取證,拉開了水產良種補貼的序幕。但是與種植業和畜牧業相比,對漁民的補貼分別晚了五年和兩年,各項體系還不夠健全,補貼范圍覆蓋面還有待進一步拓寬,補貼資金投入還需進一步加大。
另外,從當前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漁民需要良種補貼。國家實行禁漁期、伏休政策以后,對于漁業主要是以養代捕的方針;而水產養殖受旱情影響較大,部分水域甚至呈現逐年縮小的趨勢。以江西省鄱陽縣和余干縣為例,漁業是其支柱產業,2007年漁業收入卻不及往年的五分之一,鄱陽湖周邊的100多個自然村,5萬多漁民收入銳減,對這些弱勢群體的漁民,更應該推行水產良種補貼,推廣優質高效養殖,提高生產效率,將漁民的損失減少到最小的程度。缺少資金很容易使養殖業走入“購買劣質魚苗———效率低下———收入減少”的惡性循環,政策鼓勵與支持是結束這種怪圈,幫助漁民脫貧致富行之有效的途徑。風物長宜放眼量,水產補貼關系整個行業的發展壯大,關系漁民的生產生活,相關主管部門一定要舍得投入,落實抓好。
我國的農業發展史也是一部“種子改良史”,良種補貼歸根結底是補生產能力。早在2005年,農業部的相關統計就以無可辯駁的事實指出———良種在我國農業的增產增效方面,貢獻率在36%以上!從水產養殖業發展的歷史經驗來看,每一次水產養殖業的大發展,都得益于“種”的突破。
進行水產良種補貼,一是為了推廣良種,增加產量,促進優質高效漁業發展;二是為了改善水產品質,提高水產質量,增強市場競爭能力;三是滿足國內對優質水產品種的需要。良種補貼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推廣良種,促進優勢區域布局,實現良種規;B片生產,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目前,我國主要水產養殖種類已達120多種,各種水產苗種繁育場約有1.6萬個,水產養殖遺傳改良率達到16%,良種覆蓋率48%?梢姡覀儾环λa良種,缺少的是對良種的大面積推廣使用。加大良種推廣力度,創新原良種場管理機制,支持現有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開展原種采集、整理、保存和良種選育工作,探討水產良種補貼途徑和方法,是當前亟需解決的重大課題。通過水產養殖業增長方式轉變,實現2010年我國主要水產養殖品種良種覆蓋率在現有基礎上再提高20個百分點的目標,水產良種補貼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就要求相關部門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積極宣傳良種推廣補貼政策的意義,進行補貼資金的落實,引導漁民選用良種推薦品種。還要勇于借鑒農牧業良種補貼的成功之處,同時注意漁業的特殊性,使得各項措施貼合民情民意,具有可操作性。
2008年漁業工作的總體思路強調“加快轉變漁業發展方式,全面推進水產健康養殖,切實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重點抓好的八項工作之一便是“一些地方已經啟動的水產良種補貼、漁業政策性保險補助、漁塘整治補助等,要把資金用好,積極爭取把項目做大。要加強對新的支持政策和方案的研究論證,如海洋牧場建設、休漁補貼等,積極做好項目儲備和爭取工作,探索建立新時期財政支持漁業的長效機制!
這無疑是一個極好的信號。
走中國特色漁業現代化道路,建設現代漁業,給漁民水產良種補貼是大勢所趨。大幕已經開啟,精彩還將繼續,我們期待各項惠漁政策能為漁民致富帶來切切實實的成效。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捕撈法規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