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時代更迭,生生不息。工業4.0依托數據驅動制造,對傳統產業形成巨大挑戰。作為全球領軍農牧企業,通威始終以前瞻的科技創新引領我國飼料工業持續發展,在每一縷進步的洪流中,印刻下自己的腳印。
劉漢元主席以全球化視野審視通威農牧發展,要求內看光伏、外學名企,對標先進制造領域成功經驗,找準飼料工業未來發展定位,引八方智慧、筑未來通路,通過以“生產自動化、業務數字化、作業標準化”為內核的智能化升級,實現飼料生產全過程智能化、標準化,以精準的數據衡量產品質量,助力用戶實現養殖效益最大化。
隨著智能化工廠項目的導入,數據的力量流淌于“通威質造”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通過拉動式生產,中央控制系統全面接管生產全流程系統控制,生產計劃自動轉化成配料訂單,經檢查釋放后拉動各工段有序啟動,物料自動匹配,自動檢查和選倉,繼而自動生成任務,創建生產請求,檢查生產條件,在滿足相關條件后進入生產環節,根據各料倉存儲情況實現動態管理。進一步提升各工段的物料及指令的準確性,確保產品質量更加穩定。
作為水產飼料生產的核心工段,通威在行業率先實現膨化機一鍵啟動 ,自動預檢、自動預熱,生產正常后,系統自動調整生產參數,使實際產能達到設定產能,并帶動烘干冷卻、噴涂設備實現自動啟停,隨著數據化運行的深入管控,系統開機到正常出料時間減少30%,機頭料減少20%以上。
與此同時,在實現高標準質造的過程中,除了實現全流程自動控制,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成了智能化工廠成敗的關鍵。
為此,通威引入全程質量控制系統。生產全流程自動監測、風險實時報警、指令快速修正。由此帶動通威飼料成品水分極差同比改善50%,車間返工料比例同比下降60%,質量可追溯性達到100%。
搭配自動過磅系統、一點通自動訂單系統、智能倉儲系統,客戶提貨效率提升 30%以上。
在數據的驅動下,隨著過程控制能力的不斷提升,一套全新的生產管理體系由此誕生。隨著設備與設備之間、設備與人之間的智能互聯,人工重復勞動被取代,產品質量穩定性和業務處理效率大幅提升。
通威40年,農牧新未來。從創業初期對質量投訴進行高額獎勵,到行業首個引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從“萬戶共成長”,到重新修訂并全員執行通威質量方針。通威始終不忘初心,用數據驅動質造,自動對標-差異分析-改善提升-修訂標準,由此循環改善,周而復始,形成一套生產指標持續改善體系,讓通威質造成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燈塔,引領我國飼料工業從質造走向智造。歷經四十年淬煉與奮斗的通威,正再次以前瞻性的膽略吹響全新啟航的號角,邁向愈加枝繁葉茂的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