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22年11月17日,由水產前沿、農牧前沿與蘇州大學江蘇省水產動物營養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的“2022第五屆中國水產高值飼料發展研討會暨第二屆農牧企業高峰論壇”在江蘇蘇州盛大開幕,吸引近500名產學研精英來到現場。
作為全球水產百強企業、中國民營500強、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廣東恒興如今已發展成為了種苗、飼料、動保、養殖、食品、數字漁業等業務協同發展的水產食品企業。
在會議當天,廣東恒興董事長陳丹作了題為《產業鏈一體化,恒興的思考與創新》的報告分享,介紹恒興是如何打造水產全產業鏈,以及如何布局食品板塊。
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丹
以下為報告全文:
各位專家,各位同行,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主題是恒興多年來如何打造產業鏈一體化。我反復強調“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好,就是把農業做好,把這條產業鏈做好”。
恒興創立于1991年,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主營種苗繁育、飼料產銷、動物保健、養殖、水產食品、數字漁業等業務,目前公司有12000多名員工,以“恒農興邦”作為企業使命,秉承“提高人類生活品質”的企業愿景,以“公司+基地+農戶+標準+服務”作為農業產業化的運作模式,目前已經帶動超過4萬多農戶。
打造專業化水產產業鏈,專注水產食品產業鏈
恒興堅持專業化、產業化、國際化、數智化的發展方向!皩I化”方面,我們堅持讓專業化的人做專業化的事,專注于農業,專心做好水產食品產業鏈。恒興目前已經成立了由院士領銜的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專家委員會,成立恒興研究院并下設8個專業研究所。近三年來,恒興重點布局食品板塊的研發,在上海、北京、重慶、成都、杭州、廣州和湛江均建有研發中心。
農業產業的發展,關鍵在種業。恒興堅持加大對種業工程的投入,致力于突破水產種業“卡脖子”難題。
2002年,在國家科技部和廣東省科技廳的支持下,恒興承擔并投資建設“國家863計劃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2011年,恒興集團和中山大學成功選育出國家認定的第一個南美白對蝦新品種“中興1號”,填補了國內南美白對蝦種蝦空白;2017年,由恒興牽頭,聯合同行以及中國水科院黃海所,成立了邦普種業公司,構建聯合育種平臺,目前邦普種業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南美白對蝦育種平臺。
同時,恒興積極布局淡水育種領域,2020年,恒興與劉少軍院士開展合作,進行淡水魚良種選育工作;2022年,恒興與中國水科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共同選育出國家認定的紅羅非魚新品種——“中恒1號”。此外,恒興多年來一直堅持對石斑魚、金鯧魚等海水魚的研究,堅持在育種和育苗領域的投入。
恒興一直堅持探索綠色、環保的養殖新模式,致力于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今年是恒興成立的第31年,項目摸索出淡水養殖、魚蝦混養套養模式以及集裝箱養殖等養殖模式,也是國內第一個引進單性羅非魚。其中“集裝箱+生態池塘”養殖新模式的研發技術連續三年入選了農業農村部10大引領性技術名單。
深入轉型定位食品企業,通過水產食品板塊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在“產業化”方面,恒興真正打造出了從“塘頭到餐桌”的水產食品產業鏈。就水產食品板塊來說,2004-2008年期間,恒興以水產品出口導向為主,后來美國對華進行反傾銷并實施高關稅之后,恒興采取“內銷、外銷‘兩條腿’走路”的戰略,一方面加大對歐盟、東盟、中東和東南亞等市場的開發,同時也加大對國內市場的開發力度。目前恒興的食品板塊中,內銷占比已大大超過了外銷。
我們希望真正通過水產食品板塊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也能夠通過水產食品板塊聯農、帶農、幫農、富農,因此恒興打造了“1個產業鏈,6個板塊”模式,1個產業鏈是從“塘頭到餐桌”的水產食品產業鏈,6個板塊包括種苗、飼料、動保、養殖、食品和數字漁業板塊。另外,恒興開發出一套智慧漁業系統,通過物聯網、智能控制技術,使養殖過程管理更科學、精準,更簡單,并實時監控投苗、投料、出魚全過程,以及養殖環境、水質等,實現養殖過程可追溯。
近三年,恒興一直在做深入轉型。過去恒興的定位是農業企業,現在恒興轉型定位為食品企業,致力于成為連鎖餐飲、食材交易平臺的優質供應商和服務商,目前恒興已經成為海底撈、外婆家、魚你在一起、半天妖、探魚等多家頭部連鎖餐飲企業的食材供應商。
以預制菜構筑消費新勢能,用產業鏈優勢打通銷售渠道
受疫情影響,預制菜成為了國內消費渠道的新趨勢,“預制菜”概念的興起,也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對于水產行業來說,布局預制菜具有一定優勢。恒興食品主要定位為冷凍水產食品和預制菜食品兩類,目前恒興在預制菜板塊可以分成即配、即烹、即熱、即食四大類,已經開發了200多款預制菜產品。
預制菜的內涵可以用4個字概括—“熱、散、大、新”!盁帷笔侵割A制菜的概念在國內是比較熱門;“散”則是進入預制菜行業的企業規模不一,市場也較分散;“大”意為中國預制菜的市場容量大,2021年我國預制菜行業規模大約在3500億元,今年預計將達到4500億元,我預計預制菜行業規模將在三年內達到10000億元規模;“新”即預制菜行業有很多創新模式,以及企業發展的新模式。
預制菜行業大致可以分為“七大派系”:速凍派、原料派、專業派、飲食派、零售派、互聯網派和跨界派。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打通銷售渠道對于水產企業來說尤為重要。首先,恒興近幾年聚焦于渠道優勢打造,布局了預制菜的出口渠道,因此海外地區的預制菜市場容量非?捎^。其次,恒興具有原料優勢,多年來恒興堅持養殖基地的建設,并且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輸出養殖技術和標準,養殖戶按照養殖標準來提供原材料,使恒興具有一定的原料優勢;第三,在內銷方面,恒興針對不同渠道設立了不同的品牌,例如針對休閑食品的“侃大!,以及針對餐飲渠道的“恒興恒”等,通過品牌來區分消費市場和渠道。
全球布局,整合行業渠道資源,加快食品業務國際化步伐
第三方面是“國際化”,恒興一直堅持服務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在出口方面,恒興以水產品出口為主;進口方面以南美白對蝦、黑虎蝦、波士頓龍蝦等水產品進口為主,以及玉米、魚粉等飼料原料進口。
同時,恒興積極在海外投資建廠,目前已經布局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以飼料、種苗、動保和食品的完整產業鏈布局作為戰略。另外,恒興承接海外漁業產業園項目,2015年恒興與埃及政府共同建設了埃及第一個漁業產業園,該產業園區是中國水產行業輸出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方案的第一例。整個園區占地面積三萬多畝,目前依然是中東地區最大的漁業產業園區。
“數智化”方面主要是以大數據和智能控制技術,真正改變傳統的養殖模式。如何讓更多人投身到水產養殖行業?我認為需要對養殖模式進行技術賦能,讓養殖更加精準和科學,因此近四年來,恒興積極推進養殖基地的智能化養殖。另外,國內消費者最關注的社會議題之一就是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方面,恒興一直堅持產品從塘頭到餐桌的全過程可追溯,可保障。
此外,恒興搭建了全聯集采平臺,該平臺是全國工商聯水產商會成立的采購平臺,主要整合行業的渠道和資源,發揮集中采購的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真正降低原料的采購成本。另外,全聯集采平臺能夠解決行業內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降低融資成本。目前該平臺每年南美白對蝦進口量約占我國海關進口數據的13%,我們期待,全聯集采平臺未來的南美白對蝦進口量占比可以達到30%,同時也會加大對其他品類的進口量,希望國內做水產品加工和市場的企業可以通過該平臺來共同采購。
未來持續加大種業、養殖、水產食品等三方面建設和投入
未來,恒興會繼續加大三方面的投入:首先是加大對水產行業發展最核心的環節—種業的投入;其次,恒興將繼續擴大養殖面積,計劃3-5年內國內和國外養殖總面積達到30-50萬畝;第三,恒興會加大水產食品板塊的建設。目前恒興新建了一個育種中心,剛開始投入使用。此外,我們也在不斷探討和研究工廠化養殖、建設食品園區。未來,恒興會積極布局中央廚房和新零售領域,并且加快食品業務的國際化步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