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8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一句內部講話幾乎刷屏了所有人的朋友圈。“活下來,把寒氣傳遞給每一個人!彼a行業也不例外。在下游需求的推動和原料價格上行的壓力之下,眾多飼料企業也選擇收縮戰線來度過眼下時光。
在搜狐創始人張朝陽看來,“中文詞‘危機’其實展示的是危險和機會并存,每個人、每個企業在艱難當中,在變化與不確定性當中也許能夠尋找到一些機會,看一看能做些什么!彼a前沿也發現,在這場“危機”當中,很多水產企業也成功找到自身發展契機,以積極姿態擁抱行業的改變。
作為業界公認的飼料黑馬,海博集團近年來一直受到強烈關注。2016年公司成立,短短三年銷量便突破20萬噸,今年將創下30萬噸的新高。疫情當下,海博集團斥巨資建設年產20萬噸的高檔水產飼料工程項目,力求打造華東最大的單廠水產料生產基地。
在飼料行業加速洗牌的今天,海博大動作的的背后邏輯值得我們思考。為此,水產前沿近期采訪了海博集團董事長何立發,了解背后的故事。

海博集團董事長何立發在第五屆中國水產高值飼料發展研討會上發言
打造華東最大單廠水產料基地
全面釋放市場潛能
記者:請您先簡單介紹下公司和新廠的最新情況?
何立發:海博自2016年成立以來憑借著“真材實料、價值創造”的高品質定位和熟化工藝快速實現滿產滿銷,成為北方最大專業水產飼料單廠。成立3年,公司飼料銷量即從0突破至20萬噸;今年預計達30萬噸,因產能不足,水產料僅約10萬噸。
在北方市場的基礎上,公司緊跟市場趨勢,2020年進一步布局南方,瞄準南美白對蝦、螃蟹、蛙、叉尾鮰、黃顙魚、加州鱸等特種市場。但產能的不足抑制了飼料銷量繼續增長。集團位于山東的工廠建有含畜禽、水產在內的13條飼料生產線,年產能約50萬噸。由于水產養殖具有顯著的淡旺季,高峰期時工廠日產超千噸飼料仍供不應求,因此如何滿足旺季需求成為公司長遠發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為了減少因“北料南運”運輸成本,也為了布局全國第二大水產市場華東發展規劃,集團于2020年成立江蘇海博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并與江蘇正昌集團有限公司簽約,建設年產20萬噸的高檔水產飼料工程項目,打造華東最大的單廠水產料生產基地,全面釋放市場潛能。
新項目位于鹽城市大豐區,該廠規劃14條生產線,其中一期工程建設6條,包括2條高端膨化料生產線、2條蝦料生產線和兩條熟化蟹料、魚料生產線。自今年5月28日項目啟動以來,在政府、施工方、設備廠家全力支持配合之下,工程進度非常迅速,新廠預計于明年三月正式投產。
南北雙基地、雙向發展
用前沿工藝迎接新時代市場考驗
記者:隨著工藝的進步,新廠有哪些特點?承擔哪些任務?
何立發:新廠的生產管理更方便,原料庫存把控和質量監測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水產料部分成品也實現散裝化,將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新廠融入了更多迭代創新元素。眾所周知,山東海博飼料以熟化為主打方向,并在全國掀起熟化熱潮。在新廠生產線建設中,工藝設備在原山東工廠的基礎上升級創新,有些工藝在全球水產飼料首次使用,將會對產品和質量全新的提升,這將幫助更有效地殺滅病菌、消除原料中抗營養因子、提高飼料轉化率、提高水中穩定性不壞水,為廣大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按照規劃,集團將擁有山東、江蘇雙基地。山東基地將承擔向北走的任務,包括山東、河北、天津,遼寧及以北;江蘇基地將一路向南,供應江蘇、安徽、浙江、福建等地。江蘇作為集團南下的第一站,經過幾年耕耘后已經擁有一定的市場基礎。作為支撐,集團已經在江蘇地區建立近30多人的市場開拓團隊。雖然工廠還未投產,但飼料銷量已經達到4萬噸,特種水產料占比超70%、市場口碑優秀,預估明年將達到7萬噸。
記者:在企業求穩、收縮戰線的背景下,您此時建設新廠,有何思考?
何立發:一方面,在電子產品、交通工具等日新月異科技發展的時代,飼料設備也需要發展創新,并淘汰落后產能,這是所有行業發展規律。隨著飼料行業蓬勃發展,生產工藝也在不斷進步。海博飼料堅持定位高端,熟化料的配方和原料也對設備工藝有更高要求。我們曾實地考察過部分企業,嘗試租廠和升級改造等多種方法,但從產品效果最終評估,一直認為建廠采用更先進全新設備工藝更符合公司未來發展。
另一方面,我個人比較看好后面水產的市場。疫情之后,水產品消費量尤其是高檔水產品將會大幅上升。集約化水產養殖量將會大幅增加,也就是高端水產飼料需求量會大幅上升。對飼料廠來說,養殖戶選飼料越來越理性,飼料不缺,但缺好飼料,會向做優質穩定產品和誠信度好的飼料廠家匯集,做優質產品飼料廠將不再缺銷量。
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花費大量資金建設新廠原因。我們要想當前如此激烈競爭下取勝,就得有更好的設備工藝、優質原料采購體系、先進配方技術、產品精確定位和質量管理體系,希望提供給大家帶來全新的產品體驗來參與市場競爭。我們也相信,在時代的浪潮下,只有走在行業前沿的企業才能獲得競爭優勢。
原料市場或將迎來改變
記者:您如何看待原料替代?對接下來的魚粉、豆粕行情有何判斷?
何立發:原料替代是一個長期話題,也是無法回避的問題。無論是大集團還是中小企業,都為此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于中小企業,通過綜合利用方圓百公里內有價值的地域性非常規原料,可以幫助形成一定的區域競爭優勢。非常規原料常規化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原料行情方面,我預計明年魚粉價格較難下跌,原因在于目前國產魚粉生產量可能是近年最低的一年,而市場對動物蛋白的需求持續增加,除魚粉外其他動物蛋白價格飆升也印證了這一點。因此,我認為明年動物蛋白價格仍會持續在高位運行。明年豆粕、菜粕等植物蛋白從遠期來看具有一定的下降空間,具體數額仍需根據國際行情決定。今年原料價格暴漲的原因主要在于匯率和供需關系的變動,資本的炒作也可能是因素之一。(應受訪者要求聲明,上述僅為個人分析。)
獨特經營思路,保障公司健康發展
記者:您如何理解“掉量”的聲音?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海博的競爭優勢在哪?
何立發:總養殖量事實上是在增長的。隨著大型企業不斷擴張,行業重新整合,落后的產能將被逐漸淘汰,另外市場會向優秀企業匯集。因此傳言的“掉量”是發展優勝劣汰的正,F象。
中國是水產養殖品種、養殖模式極為豐富的國家,中小企業只要認真做好幾個品種或聚焦幾個核心市場,還是會擁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同時,我國擁有大量大中小型養殖場,可以被挖掘的東西還有很多。
海博有自己的經營思路,通過優質原料、先進的熟化工藝、產品精確定位做出高品質飼料,并對產品不斷打磨,做到款款精品。同時主抓優質養殖大戶,通過滿足他們對高品質飼料的要求,用高性價比產品開拓市場。現金結算的原料采購也讓公司擁有確保產品質量的主動性;飼料也是現金銷售、打款發貨,有力保證現金流健康運轉、保障企業良性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