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通威股份(600438)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通威股份202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24.23億元,同比增長119.69%;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57.26億元,同比增長217.25%。
2022年(及2021年、2020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
同時,通威股份還發布公告,2023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86.01億元,同比增長65.59%。
營收1424.23億元,同增119.69%
凈利潤257.26億元,同增217.25%
通威股份在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所處的光伏行業保持高速增長,飼料行業穩中有進。公司把握產業發展機遇,適應市場趨勢變化,圍繞經營方針穩步開展各項活動,取得良好業績。
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24.23億元,同比增長119.69%,首次突破10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市值也一度突破3000億元大關;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57.26億元,同比增長217.25%。截至2022年底,資產負債率為49.57%,較去年底下降3.44%。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通威股份農牧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16.46億元,同比增長28.69%,毛利率為7.89%,同比減少1.59%;光伏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98.26億元,同比增長187.62%,毛利率為47.09%,同比增長7.29%。
2022年分季度主要財務數據
飼料總銷量719.40萬噸,同比增30.42%
水產飼料銷量同比增長18.94%
飼料及產業鏈業務方面,通威股份聚焦飼料業務的專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年飼料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噸,生產、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及越南、孟加拉、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是全球領先的水產飼料企業及重要的畜禽飼料生產企業。
公告顯示,報告期內,通威股份飼料及產業鏈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16.46億元,同比增長28.69%,飼料總銷量719.40萬噸,同比增長30.42%,其中,畜禽飼料銷量同比增長41.23%,水產飼料銷量同比增長18.94%,均創公司歷史新高。
飼料、食品及相關業務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31.96%
業務毛利率同比降低1.59%
受國際局勢和極端天氣等影響,飼料原料成本顯著上升,據Wind數據顯示,2022年玉米、豆粕價格較年初分別上漲7.3%和31.9%。這一點在通威股份的業績中也有所體現,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飼料、食品及相關業務的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31.96%,業務毛利率同比降低1.59%。
當前,飼料企業經營面臨上下游的雙重壓力,頭部企業憑借綜合競爭優勢有效抵御風險,而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則步履維艱。為應對行業挑戰,2022年通威股份整合飼料及相關產業鏈業務,正式成立通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一步提升專業化運營水平,全員圍繞“用戶養殖效益最大化”,繼續踐行“質量方針”,深入推進“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實現公司與客戶的共贏發展。
通威股份在農牧板塊主要開展以下重點工作
1、全面開展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的“三化”工作,有效提升核心競爭力
公司以“質量方針”為綱,全年重點推進“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工作,成效突出,競爭優勢進一步加強,獲得客戶高度認可。采購專業化,從源頭確保飼料品質穩定,有效支撐養殖效果;技術專業化,通過“市場洞察、研發管理、產品設計、跟蹤優化”閉環流程,將產品研發與用戶需求相結合,實現養殖效益最大化;產品專業化,定期進行產品動態梳理,優化產品結構,實現產品質量穩定如一。2022年公司標準化工作聚焦“生產自動化、業務數字化、作業標準化”,推動飼料生產全面降本增效,并通過“標桿工廠”打造,進一步探索數字化生產與智能化管理的新模式。2022年,公司申請“飼料生產智能化管理系統”專利及與飼料生產相關的環保類專利24項,實現了膨化機一鍵啟動管理,并輸出了一套可復制和推廣的飼料生產管理模式,為飼料行業生產操作少人化、無人化、生產成本降低與產品質量提升開辟新的途徑。規模化聚焦產銷兩端同時發力,產能端通過持續改善單機效率、單班產量、推動班組建設實現降本增效,銷售端通過大量主場營銷和養殖比賽等創新模式協助產能釋放,通過公司自主開發的“營銷通”數字應用系統整合公司與客戶供需情況,達到產銷高度協同,年內已有多家子公司實現滿產滿銷,公司全年產能利用率同比提升了5.40個百分點。
2、強化原料采購優勢,從源頭保障飼料品質領先
飼料作為加工制造環節,原料成本占比90%以上,原料品質的優劣將直接影響養殖效果。報告期內,飼料原料價格受內外部宏觀因素影響,延續上漲動能,波動幅度較大,飼料企業經營壓力顯著加劇,行業甚至出現部分使用劣質低價原料壓縮成本的現象。在此背景下,公司堅守質量底線,堅持“原料穩定,質量如一”的采購戰略,依靠長期打造的原料采購專業化團隊和模式,緊密跟蹤飼料原料行情,審慎研判采購時機,準確把握人民幣匯率波動等因素對原料采購的影響,避免遠期成本波動;執行成本滾動預算機制,聚焦核心品種提前進行采購布局,達到采購成本優化目標;持續強化品牌戰略供應商合作,提升原料戰略采購和工廠源頭直采比例,實現主要原料戰略供方采購量占比75%以上,地產原料直供率達94%,進一步鞏固公司原料供應鏈競爭優勢;通過科學合理的供應商評價體系,采取合作前實地考察、合作中突擊檢查、合作后考核排名等供應商評價、監督、考核方式,嚴格防范原料質量風險,從源頭保障飼料品質長期穩定和領先。
3、適度多元協同發展,打造農牧新亮點
報告期內,公司在聚焦飼料主營業務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在漁業領域的專業優勢,圍繞水產綠色產業鏈適度延伸,打造公司農牧業務新亮點。2022年公司食品業務利潤高速增長,其中水產品出口業務敏銳洞察市場動態,抓住市場機遇,持續擴大產能規模,毛利水平顯著提升,利潤創歷史新高;線下業務進一步加大門店開發,結合“尋鮮之旅”、“通威全魚宴”等多種主題活動,進一步增強老客戶粘性,實現新客戶轉化率新高;電商業務以“平臺+社群”產業鏈直供模式,重點聚焦中高端消費群體,會員數量快速增長,經營效益成倍提升;通威鮮活魚全力打造品質差異化競爭力,基地標準化建設現成效,產品質量穩定如一,年內新增盒馬、樸樸等大型生鮮電商平臺合作,品牌影響力穩步增強。依托深厚的養殖技術積累與完整的產業鏈資源配套,報告期內公司戰略性布局對蝦養殖業務,通過聚焦打造零排放、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為一體的對蝦現代化養殖基地,配套產業鏈種苗、動保、飼料、設備支撐,致力于打造成活率更高、產品品質更佳、生產成本更低、綠色無污染的對蝦產品,滿足消費者對安全高端的水產品消費需求,目前已在蝦苗培育、循環水系統、智能養殖模式探索等多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并正式啟動了年產1萬噸對蝦工廠化養殖項目,目前一期工程建設中,預計2023年內建成投產,成為工廠化對蝦養殖的行業引領者。
光伏新能源業務方面
高純晶硅業務,報告期內,公司高純晶硅產能持續穩定運行,雖短期受高溫限電等客觀因素影響,但隨著新項目的快速投產達產,全年實現高純晶硅銷量25.68萬噸,同比增長138.41%。
2022年公司相繼與隆基綠能、云南宇澤、美科硅能源、青海高景、雙良硅材料等硅片企業新增簽訂高純晶硅長單購銷合約,保障產品穩定銷售;同時,與隆基綠能持續開展云南通威二期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股權合作,繼續共建上下游協同發展、合作共贏戰略合作關系。
太陽能電池業務,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全面推進小尺寸產線升級改造、加速新項目投產建設,實現182mm及以上大尺寸PERC產能快速釋放,有效匹配市場需求。基于產能規劃,公司陸續投產通合項目、金堂二期以及眉山三期項目,目前總產能規模已超70GW,其中182mm及以上尺寸產能占比超過95%。報告期內實現銷量47.98GW,同比增長37.35%。據InfoLinkConsulting公布數據,2022年公司太陽能電池出貨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并成為行業內首家累計出貨量突破100GW的電池生產企業。
組件業務,報告期內,公司通過對原合肥基地多晶電池車間技改,用時3個月即實現“8GW光伏智能工廠技改項目”產品順利下線,組件產能躍升至14GW。2022年公司組件銷量7.94GW,同比增長226.06%,據InfoLinkConsulting數據,公司組件出貨量已進入全球前十名。公司已陸續啟動鹽城、金堂、南通等組件項目,按照項目投資規劃,預計2023年底公司組件產能將達到80GW。
“漁光一體”電站業務,截至2022年末,公司以“漁光一體”為主的光伏電站已達52座,累計裝機并網規模達3.4GW,全年結算電量40.60億度,實現碳減排309萬噸。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獲得柔性支架系統建設方案相關技術專利37項,并網和在建的柔性項目超過12個,總規模超過960MW,其中公司外部項目2個,規模超過100MW。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