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晚,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大集團”)發布2023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下稱“草案”)。
草案顯示,本持股計劃的參加對象包括公司董事(不含獨立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公司(含合并范圍內的所有子公司)其他核心員工,合計不超過3700人。資金來源為員工合法收入、自籌資金或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取得的資金,規模不超過24551萬元。
草案顯示,本持股計劃的股份來源為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回購的股票,受讓價格為23.90元/股,為草案公布前1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每股47.79元的50%。海大集團認為,該價格不存在損害公司和中小股東權益的情形,具有合理性與科學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持股計劃23.90元/股的受讓價格與此前5月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薛華以44.95元/股的認購價格注資15億元時相差甚遠,也體現出了海大集團提升員工工作熱情以及責任感和歸屬感,從而推動公司長期發展的決心和能力。
按照本持股計劃資金總額計算,本持股計劃從回購賬戶受讓的股票合計10272108股。數據顯示,當前海大集團股價正處于一年中的相對低位。截至發稿日,海大集團的收盤價為47.43元/股。以23.90元/股計算,當日每股可收益23.53元,合計浮盈超2.4億元。
本次持股計劃的受讓價格也遠低于此前2021年股權激勵計劃草案中59.68元/股的行權價格。
據統計,海大集團自成立至今,曾分別在2011、2014、2016、2021年開展了四期股權激勵計劃。2021年的計劃要求,公司2021年-2025年的飼料銷量超過1850萬噸、2300萬噸、2800萬噸、3400萬噸、4000萬噸或凈利潤超過32億元、37.76億元、44.56億元、52.58億元、62.04億元。即公司當年飼料銷量或凈利潤其中一個達成目標,才達成公司層面的業績考核要求。
2021年,海大集團實現飼料銷量1963萬噸,凈利潤15.96億元,達成公司層面業績考核指標。因此,海大集團對符合2021年個人考核指標的人員實行了激勵計劃:符合行權條件的3586名激勵對象在第一個行權期內以自主行權方式行權,行權價格為59.21元/股。即被激勵者可以以59.21元/股的價格購買授予股票。但由于2022年公司層面的業績考核指標未達成(2022年海大集團實現飼料銷量2165萬噸,凈利潤29.54億元,均不滿足要求)。海大集團于2023年4月21日審議通過相關議案,注銷了該期計劃。
若按照此前的激勵計劃,2023年海大目標要求實現2800萬噸飼料銷量或44.56億元凈利潤。我們發現,根據行業實際情況及未來發展預期,本次推行的持股計劃對2023年的公司層面業績考核指標提出了最新要求。
草案顯示,本持股計劃根據激勵與約束對等原則,設置的公司層面業績考核指標為,以2022年飼料對外銷量2024萬噸為基礎,2023年公司飼料對外銷量增量不低于300萬噸(即2023年公司飼料對外銷量不低于2324萬噸),增長率不低于14.82%。
針對此目標,海大集團承認,該目標遠高于去年飼料行業及同行上市公司的增速,也明顯高于公司2022年的飼料對外銷量增長率7.83%;且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飼料對外銷量增長19.41萬噸,增長率僅為4.65%,全年增長目標具有較大的挑戰性。
但海大集團表示,本持股計劃充分考慮了歷史因素、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預期等綜合影響,是公司經營狀況和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具有良好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充分調動公司核心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推動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那么,從行業實際情況看,海大集團2023年能否實現飼料對外銷量增量不低于300萬噸的目標?
我們發現,隨著農牧業復蘇,水產飼料行業也開始改善。盡管1-5月全國水產飼料銷量并不理想,尤其是普水飼料在多個片區出現掉量,但隨著水產旺季到來,以及魚價反彈、存塘魚消化,5-6月份已經出現較明顯的市場改善。
與此同時,海大集團的飼料銷量增速也逐步開始恢復。據水產前沿調研,2023年以來,海大集團整體飼料銷量增速開始恢復。4月份海大集團實現整體飼料銷量同比增長近20%,5月份,禽料持續改善,豬料同比增長20%-25%,水產飼料也同比增長10%。
分析人士指出,海大集團“最差的時點已過,量+業績拐點趨勢明顯,2023年有望三料共振。長期重視核心競爭力帶來的市占率加速提升。”
針對此次員工持股計劃,中金公司評價稱:本次持股計劃覆蓋范圍廣、對員工吸引力較大,有效綁定公司管理層及核心員工利益,有望更好提升組織活力和人才團隊凝聚力,助力公司實現高質量穩健發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