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立以來,廣東旋達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旋達檢測”)在水產檢測行業這個細分領域已耕耘5年有余,作為全國最早的一家專注水產檢測的民營機構,至今已取得CMA資質(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標志)、CATL資質(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合格證書)和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并且連續三年在全國水產技術推總站組織的能力驗證活動中獲得全項滿意通過的好成績。
目前,旋達檢測已在全國建設了逾300個服務網點,其中以“旋達檢測水產服務中心”為品牌的檢測點達168家,相信很多水產養殖朋友即使沒送檢過,也大概率見過。
那面對今天水產檢測機構林立,行業內卷的市場環境,以及檢測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旋達檢測是持什么看法呢?我們采訪了廣東旋達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謝會博士,探討一下水產檢測行業的一些問題。
記者:近幾年水產檢測行業看似發展很快,在您看來這是什么原因推動的呢?
謝會:我認為是人們對高質量蛋白的追求和水產養殖模式的轉變推動了水產檢測行業的發展。我國的水產養殖不會一直停留在小農經濟,它在往工業化轉型。工業化的本質就是標準化,按標準生產、按標準品控,按標準交易驗收,水產養殖的標準化在萌芽,水產檢測行業也就伴隨著發展,更高的生產力確實需要專業的檢測技術去賦能。
記者:水產檢測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很多爭議,比如說哪個機構的結果不準確、哪個機構不專業誤導養殖戶、哪個機構弄虛作假等等,您怎么看的呢?
謝會:這些問題的出現,也是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的。行業的發展首先是從無到有,再到從有到優。快速發展的水產養殖業,切實需要這個檢測技術,需要這個檢測服務,但社會上不會憑空就變出一支優秀的檢測隊伍來,政府層面也不可能做到像防控新冠疫情那樣一下子就空降一支正規軍去滿足行業需求,只能通過各個層面去共同推動。
很多原本做動保、飼料、生物餌料、種苗等行業的從業者,為提高自身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建立了檢測能力,一方面提高了對養殖戶的服務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對自身產品的質量控制,自然而然,也承擔起檢測的“職能”,填補了這塊空白領域,這可以說是行業發展早期必經的野蠻生長的過程,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就像當年醫療資源缺乏時期,鼓勵赤腳醫生的發展。這些基層檢測站,提升了水產養殖行業的疫病診斷能力,提升了養殖戶科學養殖的意識,應該繼續發揚和發展。當然,這也無可避免地帶來您上面所說的一些問題,這有從業者專業背景的因素,也有職業道德的因素,這的確需要加以引導、整頓與監管的。
記者:那養殖戶應該怎么樣去選擇水產檢測實驗室呢?
謝會:我們還是應該選擇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這里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看資質,一個是看是否第三方。
首先是資質。實驗結果的準確性,“人”“機”“料”“法”“環”5大要素缺一不可,實驗室資質認定是指權威機構對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體系、技術能力、人員素質等方面進行全面評估,并授予相應的資質證書,以證明實驗室具備從事特定檢測或校準工作的資格和能力的活動。
比如旋達檢測所通過的CMA資質(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由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頒發,可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檢測報告。
但對于絕大多數基層實驗室,還不足以滿足CMA認證的要求。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開展的“全國水生動物防疫系統實驗室能力驗證”,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社會實驗室參驗,這也可作為水產檢測實驗室技術能力的評定依據。
然后是第三方,我們知道,第一方是產品的提供方,第二方是產品的購買方,而第三方是獨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它的核心屬性是獨立,與第一方和第二方均無利益關系,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公正性、獨立性和權威性。旋達檢測堅持做一家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堅持以科學的檢測服務水產健康與質量安全。
記者:怎么理解這句“以科學的檢測服務水產健康與質量安全”?
謝會:第一個層面是科學的檢測——這是基本,我們曾發現在海南地區,有人以其他常見的非致病弧菌的引物去冒充致病弧菌的引物,從而提高其檢測產品的“靈敏度”,這是很嚴重的誤導,對行業造成極大的危害。只有科學的檢測才是有效的工具,運用有效的工具才能正確指導生產。
第二個層面是服務,光有好的工具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也必須將服務做好,水產養殖的主體是散戶,我們必須花足夠多的成本去服務、去科普,才能讓養殖戶真正地受惠于檢測這個工具。比如現在養殖戶普遍“談弧色變”而導致抗生素濫用,我們一直在宣貫很多弧菌其實大家在過度檢測。
第三個層面是目標——水產健康與質量安全,水產健康就是維護養殖戶利益,通過檢測讓養殖戶養得好,賣的好,賺了錢就是為養殖戶負責;質量安全是為行業負責,行業要一起努力讓社會對水產品形成科學理性的認知,老百姓就會多吃水產品,多消費水產品,因為水產品是低碳的、營養的、安全的。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