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廣東海大集團助力“百千萬工程”暨農牧漁業“紅鏈興農”共同體成立會議在番禺區隆重召開。廣州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廣州市委組織部、廣州市農業農村局有關領導,番禺區委負責領導出席。廣東海大集團以及來自全國多地參與共同體建設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金融機構、高校、核心客戶代表以及福建省上杭縣,梅州市蕉嶺縣、五華縣,肇慶市封開縣等番禺區對口幫扶合作地區代表參加。
“紅鏈興農”共同體是在番禺區“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番禺區委組織部、區委兩新工委指導下,由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成立,聯合農牧漁業多家金融機構、高校、合作企業以及核心客戶等近50家成員單位參與組建。
會議現場
政企一心
助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
海大集團副總裁江謝武在歡迎辭中表示,農牧漁業立足農業、扎根農村、服務農民,推動“百千萬工程”既是海大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也是海大投資興業的重要發展機遇。海大集團在番禺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牽頭參與了番禺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項目、番禺國家級數字漁業項目兩個國家級現代農業項目,將會把番禺區打造成全國漁業的高地,成為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致辭環節
番禺區委組織部負責人在致辭中指出,實施“百千萬工程”,是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的重大戰略舉措。番禺區對標“打造產城融合發展標桿區”目標定位,通過建設共建共享基地,充分利用資源、產業、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優勢,打造了一批服務粵東西北、東西部協作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標桿樣板。接下來番禺區廣泛調動各類市場主體力量深度參與“百千萬工程”,以黨建為引領,在“合·聯·優”上下功夫,進一步聚焦縣域高質量發展、強化鄉鎮節點功能、建設和美鄉村等重點,創新形式,健全機制,為推動廣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廣東路徑作出番禺新的貢獻。
紅鏈興農
黨建引領農牧漁業產業鏈集聚共贏
會上,市、區領導和海大集團及共同體成員單位代表,一同按動啟動立柱,隨著現場“3、2、1”的倒數,海大集團農牧漁業“紅鏈興農”共同體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宣告成立。
啟動儀式現場
農牧漁業“紅鏈興農”共同體是番禺區推動“百千萬”工程的重要舉措。共同體將成為具有鏈式共建共享產業優勢的番禺區農牧漁業發展格局的有力引擎,使鏈上企業從“單兵作戰”走向“抱團發展”,推進現代農業產業補鏈強鏈,成為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有力舉措。會議現場通過視頻方式對現代農牧漁業“紅鏈興農”共同體“黨建引領+研發聯動+人才聯育+發展聯促”(簡稱“一引三聯”)黨建工作模式作了專題解讀。
“一引三聯”黨建工作模式專題解讀
黨建“紅”引領海大“藍”結出豐碩果實。海大集團黨委書記潘潔表示,海大集團黨委將以紅鏈為紐帶橋梁,創新采取“一引三聯”黨建工作模式,為“百千萬工程”賦能增色。
大廣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淼鑫作為合作企業代表發言,他表示海大集團以其穩定的產品品質、卓越的團隊服務以及專業的營養技術保障了以大廣為代表的養殖終端企業的穩定生產經營。希望借此會議良機,與各位共同體單位加強交流融合,為農牧漁業良性、健康、規范發展作出貢獻。
金融賦能
為涉農企業澆灌金融活水
據了解,番禺區在今年制定了金融支持“百千萬工程”工作方案,印發了支持“百千萬工程”金融信貸產品清單,正在加快組建金融專班,全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百千萬工程”領域的資金支持。
會議舉行了番禺區金融組團助力農牧漁業產業鏈授信儀式,以金融組團的形式助力農牧漁業產業鏈做大做強。中國工商銀行番禺支行、中國農業銀行番禺支行、中國銀行番禺支行、中國建設銀行番禺支行、交通銀行番禺支行、廣州銀行番禺支行、廣州農村商業銀行番禺支行向海大集團農業產業鏈授信,總額度高達360億元,以真金白銀提升金融服務力度。
中國農業銀行廣州番禺支行行長李智榮表示,將積極圍繞區委、區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為助推番禺區“百千萬工程”和農牧漁業“紅鏈興農”共同體的高質量發展,當好支持區域協調發展的主力銀行,當好服務鄉村振興的領軍銀行,當好支持小微企業的標桿銀行,當好支持海大集團“一引三聯”黨建模式的示范銀行,始終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鄉村振興發揮主力軍作用。
交通銀行廣州番禺支行副行長林慧表示,交通銀行番禺支行將堅定遵循番禺區政府關于“百千萬工程”的工作要求,不斷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鄉村振興力度,推動金融服務和農業需求的有效對接,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多樣化融資需求。將持續與海大集團共同致力于為農戶提供更豐富和優質的金融產品服務,以“紅鏈興農”為目標,用實際行動支持農牧漁業發展,助力番禺區“百千萬工程”建設和農業產業蓬勃發展。
高校獻智
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農牧漁業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和人才的支撐。校企雙向奔赴、主動對接,以此次共同體以更高平臺,凝聚院士、高校專家、海大研究院多方科研人才力量,推動農牧漁產業鏈、人才鏈與創新鏈有機銜接、深度融合,助力區域、企業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成果轉化。
揭牌儀式現場
校企雙向奔赴、主動對接,以此次共同體以更高平臺,凝聚院士、高校專家、海大研究院多方科研人才力量,推動農牧漁產業鏈、人才鏈與創新鏈有機銜接、深度融合,助力區域、企業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成果轉化。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何建國教授表示,中山大學的有害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2022年通過科技部全國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更名為水產動物疫病防控與健康養殖全國重點實驗室,是廣東省唯一一個水產領域的全國重點實驗室,為中國水產養殖業的科技支撐做出了突出貢獻。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下一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將繼續和海大集團以及番禺區各水產相關企業合作,發揮全國重點實驗室平臺作用,進一步促進水產產業發展。
交流互鑒
激活對口合作發展“造血功能”
“廣東海大集團總裁面對面”環節,海大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薛華、常務副總裁程琦與海大合作伙伴們交流互動。“頭號工程”全面鋪開,該如何乘風借力,騰飛發展?在行業寒冬,又該怎樣抱團突圍,開辟新價值?企業家、專家學者共聚,交流意見、建言獻策、分享觀點和經驗,為農牧漁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
廣東海大集團總裁面對面環節
海大集團常務副總裁程琦表示,海大集團取得的每一步成績都離不開合作伙伴的高度信任和鼎力支持。當前,涉農企業共同面臨著復雜的內外部環境,海大集團將借由此次共同體的成立,充分發揮產業鏈帶動作用,攜手彼此穿越行業寒冬,走到溫暖春天。
座談結束后,海大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薛華、常務副總裁程琦為30位海大集團農牧漁業產業鏈共同體優秀成員單位頒發紀念座。
經驗共享,共促共進。核心客戶代表廣東德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輝德現場作《打造中國北歐農莊養豬模式》專題分享,就加快構建生豬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分享成果、建言獻策。
會后,共同體單位代表和來自番禺區幫扶合作地區的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以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五華縣,肇慶市封開縣農業部門有關負責人,參觀了位于番禺區海鷗島的名優現代產業園的主體單位:海大研究院—水產研發總部和海興農育苗基地,就提升農業技術開展交流,深層次挖掘鄉村資源、生態、文化等多元價值和多重功能,探索出以產業鏈為紐帶形成利益聯結,激活發展“造血功能”。
參觀現場
作為根植三農、服務農牧的龍頭民企,海大集團將以此次共同體成立為契機,一如既往展現鏈主擔當,攜手產業鏈各單位凝心聚力,為助力“百千萬工程”貢獻海大力量。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