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今年廣東全省漁業受災面積超過250萬畝,漁業經濟損失達60億元元。其后,中央財政補貼4000萬元,省里補貼1000萬,地方補貼3000萬元。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李珠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共8000萬元的補貼資金已經到位,但除去用于完善基礎性設施建設的資金外,發放到受災養殖戶手中的只有60%,這些資金相對于損失來說就微乎其微了,可以說是杯水車薪。李珠江坦言,對于臺風、洪災、冷凍等大災大難造成的損失,養殖戶單純靠政府的補貼是無濟于事的,也不現實。
由于農業尤其是漁業保險難度大,損失難以評估,因此商業保險公司都不愿介入,曾經介入的也打了退堂鼓。據了解,漁業養殖保險前幾年曾經在鰻魚養殖方面作過嘗試,但一場洪水將養殖的鰻魚沖走后,保險公司損失慘重,此后保險公司基本上取消了這一險種。因此,漁業養殖保險關鍵是要形成一種機制,如政策性漁業保險就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廣東省正在積極穩妥、有選擇性地吸引商業保險公司介入,同時將由漁業互保協會牽頭,統一協調組織幫助商業保險公司介入這個領域。”李珠江透露,目前政府正在積極推進包括漁業保險在內的農業保險工作,今年廣東有望出臺推動漁業保險業的政策性扶持措施,政策出臺后,第一步將對漁船、漁農保險,第二步也將涉及到風險更大、難度最大的領域———漁業養殖業保險。
李珠江表示,目前政府準備選取幾個試點開展漁業保險。據介紹,政府將“在兩頭扶持”:養殖戶購買保險時政府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商業保險公司理賠達到一定風險警戒線時,政府在資金上給予相應的扶助。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捕撈法規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