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盡管國際市場蝦價仍處于低點,且2003年日圓相對較為強勢,但受經濟持續蕭條影響,日本蝦類消費量依然不振。
一、2003年市場趨勢
日本消費者終年偏好各種去頭帶殼蝦類產品,印尼及越南兩國為主要的供應國家,印度則因部分地區干旱致養殖草蝦含泥土味而失去消費者青睞,預估須耗時一年以上,印度蝦類價格始能回穩。年初及年終消費旺季時,養殖草蝦及捕撈的Irian類海水蝦等帶殼全蝦較去頭蝦類受消費者歡迎。在價格因素影響下,日本超市避免自澳洲進口捕撈草蝦,致澳洲蝦類銷日量衰退,惟拉長蝦(nobashi)的需求仍相當平穩,主要供應國為越南及泰國。
二、日本蝦類的進口情形
2003年日本約進口284,000噸,總值美金25億元的蝦類產品,包括活蝦、生鮮、冷凍及干制蝦類與天婦羅、壽司蝦等加工產品。盡管2003年各種調制或經烹煮等蝦類附加價值產品進口量微幅增加,惟占總進口量86%的冷凍蝦類進口量大幅減少,致2003年蝦類總進口量較2002年減少近10,000噸,減幅達3.3%。以進口國來看,日本市場加工蝦類主要供應國分別為泰國、越南及中國。
2003年日本全蝦、去頭帶殼蝦、拉長蝦及去殼蝦等各種冷凍蝦類的進口量為233,251公噸,較2002年減少6%(1,5617公噸)。在進口值方面,2003年日本冷凍蝦類的進口值為225,584百萬日幣(折合美金20.7億元)亦低于2002年的269,693百萬日幣(折合美金21.9億元)。
2003年日本市場各主要暖水蝦類國家的供應量皆呈現下滑,除印尼蝦類銷日量減少2.3%外,印度蝦類銷日量更減少6,630公噸,減幅達19%。僅越南(+12.8%)、中國大陸(+4.5%)及斯里蘭卡(+42.5%)等國蝦類輸日量因拉長蝦及養殖去殼白蝦等產品供應量增加而呈現成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