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環保局專家就太湖緣何藍藻暴發、巢湖出現局部藍藻解釋說,藍藻生長與湖泊、河水的總磷、總氮含量密切有關。同時,氣溫、風力、風向及水體更新程度也影響其生長。
安徽省環保局水辦副處長肖蒲介紹說,藻類生長與總磷、總氮等營養鹽相對濃度有關。而大量農業化肥面源污染是營養鹽的重要來源之一。以巢湖為例,周圍大量農田徑流和河道徑流匯入,面源分布廣,污染控制難度很大。再加上巢湖湖體歷史上淤積了大量含有營養鹽的底泥,促進了藍藻瘋長。據實驗測算,最適合藍藻生長的氮磷比值為10至12:1,而長年監測資料顯示,巢湖水體中總氮與總磷營養鹽比值在10~15:1,對于藍藻的生長繁殖極為有利。
專家還指出,藻類繁殖及持續的時間還與氣溫變化相關。一般來說,藻類生長的最適合溫度為28-30攝氏度。而巢湖水體在6月和9月氣溫平均值就在30攝氏度左右,這兩個時段的光照強度、光照時間、氣溫均能滿足藻類生理要求。
此外,專家指出,藻類分布區域也與風力、風向密切相關。在巢湖地區,夏季東南風居多,漂浮在水面上的藻類受風向影響聚集,所以,巢湖下風口的西半湖水域容易看到較多藻類。水體與外界水域交換量的大小也影響藍藻的生長。一般來說,處于封閉或半封閉狀態的水體由于更新量小、自凈能力弱,更易生成藍藻。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