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國天然蟹苗逐年減少,互不穩定,已不能適應河蟹養殖發展的需要。目前國內增養殖主要依靠天然海水人工育苗,也有一部分在內地靠人工配制海水育苗,1999年河蟹苗種生產已達到180噸以上。在河蟹養殖生產上還存在很多司題,其中河蟹養殖病害問題日趨突出,成蟹養殖的顫抖病造成經濟損失20億-30億元。在蟹苗生產過程中,河蟹真菌病還沒有引起人們高度的重視,其實它對苗種生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遠遠超過河蟹顫抖病。 1994-1995年在江蘇省啟東市呂泅港剛開始河蟹人工繁殖時發現在幼體上寄生一種真菌,雖采用孔雀石綠、福爾馬林、制霉菌素、新潔爾滅這幾種一貫常用懷卵蟹消毒藥物,均無法控制這個病的發生,嚴重影響河蟹育苗工作順利地開展。 一、病原 病原為離壺菌(SirdPidium)。該菌的菌絲很長,為不規則交叉分支,一般不分隔,彎曲,直徑7.5—40微米,菌絲吸取河蟹幼體營養,生長發展很快,不久就充滿宿主體內,不論頭胸和腹部內均可寄生,好似松樹葉和楊樹根須,在河蟹幼體內的菌絲,顏色不斷變化呈黑、綠、青、灰、桔黃等顏色。可用顯微鏡清楚地看到附著于各期幼體內的情景,靠近幼體表面的菌絲形成孢子囊。離壺菌與鏈壺主要區別在于其游動孢子在孢子囊已充分形成,然后通過排放管端開孔直接排放于水中,不形成頂囊,形成孢子囊的為鏈壺菌,我們發現這二種壺菌病均存在。 二、癥狀 真菌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一般比細菌強,對大多數抗菌素藥物都有耐受性,對該種病雖用了很多抗菌素,目前只能起到些抑制作用,而不能殺滅。此菌絲耐受溫度、鹽度、PH的范圍很廣,在含有氯化鈉為0.7%、pH值5—11的范圍內均可生長。受感染幼體頭大尾小,體呈黑色,攝食量減少,活動力減弱。該菌傳播速度快,第一天剛孵搔狀幼體,就有1%寄生。2—3天后所有幼體100%感染,嚴重者全部死亡,寄生菌絲少的幼體,水溫降低,或把幼體移到室外土池育苗,可以有少量幼體蛻變為蟹苗。 三、流行情況 這個病菌來自何方,很難判斷,首先南美白對蝦曾有過離壺菌寄生的報導。1995年在江蘇省啟東市呂泅港一個河蟹人工育苗場首先發現了該種真菌病,造成80%幼體死亡。1997年在寧波市鄞縣一個河蟹人工育苗場4月lO日孵出第一期幼體2億多苗,發現第一期幼體有20%感染真菌病,24小時 以后幾乎全部死亡,幼體苗不能過第二期,造成育苗失敗。 1998年繼續在該場對該病進一步試驗,在4月10日左右,孵出第一期幼體4億尾,發現該種病感染20%—25%,同時把病苗分別放人工廠化育苗池和土池各50%育苗,結果工廠化育苗重復了1997年的24小時內幼體全部死亡,而土池育苗總共6只土池面積3畝,雖有真菌感染,最后獲得30公斤蟹苗,幼體培育成活率達到5%左右。分析原因主要是工廠化育苗池水溫25—26℃,比土池育苗池高4-5℃,幼體放養密度工廠化育苗密度高2倍所致。自從1995年發現了該種真菌后,目前該種病已成為我國河蟹人工繁殖中的主要病害,北自遼寧省、南至海南島,從沿海和內陸大部分河蟹人工育苗場均發生這種病害,有些育苗場已引起重視,有些場幼體得了該病,尚未認識。育苗用水不論是天然海水還是人工配制海水,水源不論來自河水或地下水均不能逃避開該種真菌病的感染。經過認真調查觀察,發現了從河蟹胚胎的卵—幼體—幼蟹 。成蟹,親蟹真菌類離壺菌均有寄生,這種真菌對幼體和幼蟹造成很大威脅,對成蟹不會造成死亡,而親蟹帶菌造成不同 水質育苗方式的河蟹育苗場均出現真菌病,并不奇怪。 真菌病類的離壺菌在我國發現到現在只有6年病情,范圍一年比一年擴大,到底范圍多大沒有條件進一步調查,無法定論,由于患有真菌病的蟹苗,對幼蟹培育成活率較低,一般成活率只有5%—6%,如果蟹苗經藥物浸泡再培育幼蟹,成活率可提高1—2倍。但有些場怕影響蟹苗銷售,不說出真實情況,均說自己蟹苗是沒有病害的蟹苗。這個病不能輕視,是目前我國河蟹生產上最大的攔路虎。 四、防治方法 真菌病目前尚無有效辦法殺滅,但是,目前已掌握了它的傳染途徑和它的形狀以及寄生部位,大家努力和重視是可以逐漸切斷它的傳染途徑,最后到消滅。對此作如下建議: 1.設法切斷真菌病—離菌傳播途徑,宜從親蟹人手,凡是河蟹人工繁殖場,應選擇沒有離壺菌寄生的成蟹作為親蟹。 2.親蟹有了離壺菌,可選用化學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加以控制真菌病的傳播,或在做親蟹促產前加以消毒處理。 3.內陸人工育苗場,大部分海水是人工配制的,如果選擇好沒有帶真菌的成蟹作為親蟹,內陸比沿海育苗優越些。 4.盡快研制出控制或消滅該種真菌病的藥物和方法。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