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河蟹纖毛蟲類疾病是河蟹養殖生產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對各期幼體、蟹種、成蟹等均有危害,尤其對二齡蟹危害最為嚴重。該病在上海地區全年都有發生,一般6-9月為發病高峰期。
纖毛蟲類常見種類有聚縮蟲、累枝蟲和單縮蟲等,主要寄生于河蟹的腹甲、附肢、口器及鰓等部位。中度感染的病蟹放在水中,肉眼可見體表、附肢上有少量土黃色的絨毛,腹甲表面尤為明顯。當河蟹嚴重感染時,肉眼明顯可見河蟹整個甲殼、附肢和口器等部位都有被土黃色或黃綠色絨毛(體表還附著綠色絲狀藻類等)所覆蓋,不易清除,導致河蟹行動遲緩,呼吸困難,食欲下降乃至停食,最終因營養不良、無力蛻殼而死亡,發病后期也可繼發河蟹顫抖病和腹水病。河蟹纖毛蟲病的發生與河蟹放養密度大、池水長期不換、池內有機質多等有密切關系。
一、預防方法
1.放養前徹底清塘,殺滅池內病原菌和敵害生物。
2.加強飼養管理,勤換水,放養密度要合理。
3.養殖期間每月使用1-2次生石灰,使池水保持15克/米3的濃度,以殺滅池中的病原菌,調節水質,有利于河蟹生長與蛻殼。
4.投喂優質飼料(投飼量要適當),加快河蟹生長發育,促進其及時蛻殼,提高機體抗病力。
二、治療方法
輕度感染(蟹體上只有少量蟲體固著時,肉眼是看不見的)的蟹池一般通過加大換水量和增加動物性餌料(小雜魚、田螺等)的比例,促進河蟹早蛻殼,待蛻殼后再進行大換水即可治愈,不必用藥物進行治療。
中度感染者除了采取以上措施外,還需進行藥物治療(以下可任選一種或兩種交替使用)。
1.改善水質,排除1/3的池水(底層水),加注新水后全池潑灑15-20克/米3濃度的生石灰,并連用2-3次。
2.用2.2克/米3硫酸鋅溶液全池遍灑2次,或用0.7克/米3硫酸銅溶液全池遍灑2次(幼蟹池不宜使用),或用10×10-6~25×10-6福爾馬林溶液(含40%甲醛)全池遍灑2次,24小時后換水率在60%以上,并及時加滿池水。
3.全池遍灑10-15克/米3茶籽餅(用茶籽餅浸泡12小時后的浸出液),蛻殼后進行大換水(此方法只能用于養成期,魚蟹混養池不能使用)。
重度感染者可采用1%福爾馬林溶液浸浴10-20分鐘或用0.5×10-6-1.0×10-6新潔爾滅與5-10克/米3高錳酸鉀混合溶液浸洗10-20分鐘。(摘自科學養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