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養殖的螃蟹在生長過程中,有時會在頭胸甲和腹肢上長出毛狀物,此時,蟹很不干凈,且行動遲緩、食欲不振、營養不良、呼吸困難、螯足不夾人,甚至不能脫殼,最終導致死亡。導致上述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河蟹患病所造成。河蟹患哪些疾病會出現“長毛”現象呢?
一是水霉病 水霉菌菌絲呈灰白色棉絮狀,可使蟹身上產生毛狀物。發病原因與蟹池水質過肥、不清新、注水量少及蟹體受到機械損傷等有關。防治方法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畝用333克二氯海因,兌水全池潑灑。
二是固著類纖毛蟲病 由聚縮蟲、累枝蟲等寄生或附著在河蟹的背殼、步足以及鰓上,形成絨毛狀。發病原因蟹池水質過肥或長期不換水。防治方法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畝可用500克“纖蟲凈”“殺蟲凈”等殺蟲劑兌水全池潑灑。
三是絲狀藻病 絲狀藻菌附著在河蟹體表,使河蟹體表著生較長的綠色絲狀絨毛,其絨毛彎曲無規律。發病原因與水質過肥、pH值小于7.5、池中長有青苔等有關。防治方法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畝用15公斤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以提高pH值,并用螯合銅500克,兌水全池潑灑,或用“殺青苔”200克,拌土全池撒施,8小時后再部分換水。
河蟹長毛,一定要及早防治,防治得越早,效果越好,可避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