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烏賊拖網捕撈(cuttlefish trawl fishing)桁拖網捕撈的一種。專用于拖捕島嶼周圍巖礁海底的烏賊產卵群體的一種產業。分布于浙江、福建等沿海。歷史上單船汛漁獲量曾達到15-20噸。
烏賊拖網結構示意圖(見圖)
1、浮板;2、桁桿;3、沉子綱;4、叉綱;5、吊鏈
一般3人使用載重2噸的無動力小船作業,漁獲效率較好。網形呈囊袋狀,網口上沿裝有橫桿,以維持網口水平擴張。沉子綱上裝有滾輪。網具腹部裝配一定數量的浮板。在巖礁海底拖曳作業可以減少網具損壞(見圖)通常在小潮汛作業,每船拖一頂網具,作業時一人搖櫓,一人劃槳,一人根據海底情況控制曳綱進行拖曳,曳綱放出 長度一般為水深2-3倍。拖曳5分鐘左右即可起網。
浙江馬鞍列島、中街山列島周圍為主要漁場。舟山群島和福建北部沿海,每年5月上旬至6月底是烏賊棲息于島礁或巖礁間產卵時期,形成烏賊漁汛。20世紀70年代以來,烏賊資源衰退,此種作業明顯減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