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2-6-8新聞)熱帶沿海一種獨特經濟魚類——大彈涂魚的養殖,在北海市成為熱潮,由于人工養殖獲得成功,這種數年前還是灘涂自然魚類的珍貴海產品已成為當地發展海水特色養殖的主要品種。
大彈涂魚俗名跳魚,狀似泥鰍,體長10厘米左右,重10—35克,以善在灘涂彈跳而得名。這種小型經濟魚類,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含量較高,具有滋補強身作用。在廣東、廣西沿海地區,大彈涂魚常被家長作為兒童補養身體的佳品。
紅樹林灘涂,尤其是河口紅樹林淤泥灘涂是大彈涂魚重要的棲息地和繁殖地。北海市合浦縣處于廣西主要河流南流江出海口,域內其他流入北部灣的大小河流達20多條,具有十分豐富的紅樹林灘涂資源。近年來,由于市場需求量大,濫捕酷捕,加上淺海灘涂在發展對蝦養殖等過程中被大量圍墾,大彈涂魚天然資源日益減少,價格持續飆升,在其他魚類價格大幅下跌的情況下,大彈涂魚由幾年前的每公斤五六十元上升到100元左右,而且居高不下,今年2月單價甚至達到160元以上。此外,彈涂魚生命力強,耐長途運輸,不少外地客商在當地收購銷往廣西區內外大城市。
北海市合浦縣1999年試養大彈涂魚成功。大彈涂魚以附著性的底棲硅藻為主,兼吃藍藻和有機碎屑。養殖戶在試養中探索出了“立體養殖大彈涂魚”方法:在池塘墁上建鴨舍,用養鴨中產生的鴨糞混合米糠等發酵培育塘底藻,在池塘底形成藻床,在養殖中不用投放飼料,大彈涂魚即可成長。
北海市把發展大彈涂魚養殖作為調整優化養殖結構的主要項目。目前,合浦縣的西場、山口、黨江和沙崗等沿海鎮,紛紛因地制宜興起了大彈涂魚養殖熱。一些蝦農自發將蝦塘改造投養大彈涂魚,合浦縣的養殖面積近4000畝。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