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淡水石斑魚為原產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鯛科魚類。1996年廣東、江西一些養殖單位引進養殖。近年來,淡水石斑魚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可望成為一種新的淡水主養品種。淡水石斑魚體形為紡錘形,口上位。其軀干兩側各有八條黑紋,垂直黑條紋中央有較黑的色素塊。胸鰭淡黃色,腹鰭、背鰭、臀鰭皆具有黑色條紋,尾鰭黑色條紋與身體垂直。除黑、白條紋外,成魚體表略帶黃色,體色隨外界水環境及生殖期間起適應性變化。繁殖時,雄魚體色較黑,雌魚體色較淡,并帶有黃色,腹鰭胸位,尾鰭圓尾型,具生殖突。幼魚眼眶為紅色,成魚眼眶為銀黃色。鱗片為圓鱗,較大。側線鱗斷續。
淡水石斑魚為熱帶魚類,在淡水中生長,也可在鹽度10%以下的海水中生長。其適溫范圍在25-30度之間,當水溫下降至20℃時,攝食明顯減少,水沮下降至15度時身體失去平衡,故冬季池水會降至15度以下的地區不適合養殖此種魚類,除非有保溫措施。越冬期間水溫以保持在19℃以上為好。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