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水中的造景
對于這些體色通紅且顏色單一的魚類來說,水中的造景除了顏色的搭配和避免使用植物為造景材料之外,還需要考量魚體沖撞的力量,因此造景的堅固性也是必備的! 許多值得一提的造景提供給看官們參考,其一是沉木或是長大的墨絲的沉木,大都擺放在水族箱的正中央,和血鸚鵡的鮮紅色搭配起來,有更強烈的對比效果;其二是以木化石或 巖石疊出來的水中造景。常會在水族箱中以單一或是多個石堆的方式擺設,當然,水族箱的夠大才會有較多的選擇和變化。 血鸚鵡的疾病與預防在血鸚鵡的疾病管理方面,依舊得考量水質因素和血鸚鵡所持有的生理結構。這兩個重點決定了血鸚鵡健康和體型、體色的表現。有論及疾病治療管理(包括用藥方面的問題)前,還是從最基本的預防管理說起,畢竟“預防重于治療”這名話說再多次也無法顯示這個觀念在水族生物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對這種先天上的生理結構“缺陷”的魚來說,等魚病發生之再來求醫投藥,倒不如先要求自己做到刻注意的事情,盡量避免發生病變的機會!
水質因素
除了在水質管理上所提及的幾個重點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在這個水質管理的“心態”。文章中和一般的飼養管理經驗中都已經清楚地說明“血鸚鵡”是一種相當好照顧且十分“認命‘韌命’”的魚類,絕非那種需要許多時間和精力照顧的嬌嬌女。于是乎,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噴飯笑話因應而生:“養血鸚鵡需要換水嗎?”、“我家的血鸚鵡已經有八個月沒有換水了,你家的呢?”、“血鸚鵡隨便想都會活,那個天才將血鸚鵡養死啦?”當然還有因為血鸚鵡死亡來一陣譏笑的結果。現在讓我們收起這些輕蔑的想法,來正視血鸚鵡可能會面臨的病變問題。
細菌性疾病
這類的病原生物主要侵犯血鸚鵡兩個部位,一個是鰓部,另一個是消化道。在鰓部的病變方面,筆者認為是血鸚鵡健康上最大的問題,因為一旦細菌感侵犯了血鸚鵡的鰓部之后,鰓絲紅腫到缺血變白破損之后,這些情況幾乎是一連串的反應,在末期會引起相當普遍的魚體變白和大量的死亡情形。此外,這類病癥常常侵犯到魚兒的眼睛,而引起爆凸致使眼球病混濁的病變。 至于對消化道的影響,當病原細菌(不見得是侵犯鰓部的細菌是同一類)在侵犯腸胃道之后,腹部會腫脹充水(氣),生殖孔和附近的皮膚充血紅腫的病癥相當普遍。這類的病魚常常會無法順利下沉,會懸浮在靠近水表面的地方。真菌類的侵犯 在這方面常見得是膚霉菌和水霉菌的寄生。在秋冬季變化的時節里,當魚體有一些小傷口,且水質較為優養的情況下,是相當普遍的疾病。原生動物的寄生 主要的寄生者為纖維蟲中的白點蟲。這類的單細胞寄生動物會在水溫變化劇烈的秋冬和春夏交替時發生。除了在體表形成相當密集的小白點之外,會并發相當多種的細菌性疾病。
仍有爭議的特有疾病
這里所要提及的是慈鯛(特別是中南美洲的慈鯛)所持有的疾病一頭洞疾病(Head-hole disease)。雖然有些“專家”宣稱至是因為鞭毛蟲寄生所引起的疾病,但是,目前學術界并未有直接的證據加以佐證!可以確定的是在一些水質相當優養的水族箱或水池中,這類的疾病發生的情形更為嚴重。 其實看了上面幾種常發生的疾病,其主要引起的病因大多來自環境的惡化和人為的疏失,對應文章前面所提及的,預防重于治療的觀念,將水質管理好,多花一些照顧的心,養育一缸色彩艷麗、體態豐腴的血鸚鵡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南方漁網編輯:蘇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