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年03月17日新聞)上海新聞晨報消息 你有沒有想過,你吃到的三文魚原來是變色虹鱒魚。上海水產研究所專家昨日告訴記者,國內還沒有活的三文魚供應,市場上銷售的所謂活三文魚,其實都是經過“染色”的虹鱒魚。
昨日,記者來到銅川路水產市場,發現幾乎所有的生鮮水產品鋪子中都有銷售活“三文魚”。在一家鋪子,記者購買了一條單價為每500克13元的“三文魚”。這條魚約20厘米長,全身有黑色斑點,體側一條細細的棕紅色條紋特別惹人注目,如同一條彩虹。店中的伙計告訴記者,這種魚來自山東,雖然現在體形比較小,但再長些日子就是大家經常看到的大“三文魚”了。它的銷售量很大,行情好的時候僅銅川路水產市場每天就能售掉幾百千克。
記者在市場中看到,活“三文魚”的單價從每500克12元到20多元不等,而挪威冰凍三文魚的單價則為每500克20多元到30多元。商販還像模像樣地介紹,活“三文魚”價格比較便宜的原因就是它個子小,但口感和挪威三文魚一樣細膩。
當記者把剛買的“三文魚”拎到上海水產研究所時,研究所辦公室副主任王韓信肯定地告訴記者:“這就是虹鱒魚。真正的三文魚是沒有這條彩虹的。”
實際上,除了“彩虹”可以作為辨別依據外,這兩種魚的肉色也有很大差別:挪威三文魚的肉色是桔紅色,而虹鱒魚的肉色則是純白。不過,當水產專家把記者買的那條“三文魚”切開時,呈現在眾人面前的卻是暗紅色的魚肉。這是怎么一回事?
“當虹鱒魚上市兩個月前,養殖者就會喂它們吃含有蝦紅素的餌料”,王韓信的一句話給記者指點了迷津。據介紹,人工蝦紅素是一種食用色素,它會慢慢積累在魚的肌肉之中,也就是說,魚吃的蝦紅素越多,魚肉的顏色就會越深。如果把這種虹鱒魚切好了擺在餐桌上,普通消費者實在難以看出它和三文魚有什么不同。據悉,原本虹鱒魚的售價只有每500克8元,而染成紅色后它的單價漲了至少4元。
至于蝦紅素對人體是否有害,上海水產大學王武教授說,飼料無害,只不過現在成了一些不法商販的“幫兇”。
記者隨后又聯系了普陀工商局市場科的李科長,他對記者的反映很重視,表示會馬上對銅川路水產市場進行突擊檢查。同時,工商局還將把“染色”的虹鱒魚送到衛生部門檢測,以確定這種魚對人體究竟有無副作用。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