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病原為蟹棲擬阿腦蟲。蟲體呈葵花子型,前端尖,后端鈍圓。蟲體大小平均為46.9微米×14微米,最寬在后1/3處。蟲體大小與營養有密切關系。全身具11~12條纖毛線,多數略呈螺旋行排列,具均勻一致的纖毛。身體后端正中有一條較長的尾毛。體內后端靠近尾毛的基部有1個伸縮泡。身體前端腹面有1個與體形略相似的胞口。蛋白銀染色的標本可看到口內有3片小膜,口右邊有1條口側膜。大核橢圓形,位于體中部。小核球形,位于大核左下方,或嵌入大核內。繁殖方法為二分裂和接合生殖。
擬阿腦蟲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強.但不耐高溫,生活的水溫范圍為0~25℃,生長繁殖的最適水溫為10℃左右;生長繁殖的鹽度范圍為6‰~50‰,pH為5~11。
擬阿腦蟲最初是從傷口侵入蟹體內的,到達血淋巴后,迅速大量繁殖,并隨著血淋巴的循環,到達身體各器官組織。在疾病的晚期,血淋巴中充滿了大量蟲體,使血淋巴呈渾濁的淡白色,失去凝固性,血細胞幾乎被蟲體吞噬。蟲體進入到鰓或其他器官組織后,因蟲體在其中不停地鉆動,使鰓及其他組織受到嚴重的機械損傷,最終造成鋸緣青蟹的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對感染初期的鋸緣青蟹,主要從傷口刮取潰爛的組織在顯微鏡下找到蟲體來診斷。在感染的中后期,蟲體已鉆入了血淋巴,并大量繁殖,布滿全身各個器官組織內。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大量的擬阿腦蟲在血淋巴及其他組織中游動。
預防措施是,鋸緣青蟹用淡水或甲醛溶液300毫升/升浸泡3~5分鐘,嚴防鋸緣青蟹受傷,投喂鮮餌并經消毒處理,用水應嚴格過濾,發現病蟹立即撈出,防止蟲體從死蟹內逸出,擴大污染。
治療方法
在患病初期,即蟲體僅存在于傷口淺處時尚可治愈;當蟲體已進入血淋巴中大量繁殖時,則無有效治療方法。用淡水浸泡3~5分鐘;甲醛全池潑灑,使池水中甲醛溶液濃度為25毫升/升,12小時后換水。
在育肥、越冬或親蟹培育期間發現擬阿腦蟲后,快速將培育水溫提升至25℃以上可以很好地控制擬阿腦蟲的感染。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