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青島視窗 資訊:
名中帶"鱗"的白鱗魚,現在卻通體光滑,魚鱗不知去向!近日,多名市民反映,青島人認為很有"檔次"、能"上臺面"的白鱗魚,在市場上銷售時卻沒了魚鱗。"白鱗魚在海上就被外國船只收走了魚鱗,魚鱗價值比魚還高!"這個傳聞引起了島城市民諸多疑問,白鱗魚的魚鱗到底有何玄虛?
市場:在售白鱗魚果然無鱗
在大連路農貿市場上,攤主把一筐筐的魚碼到攤前,單條重達一斤左右的魚,渾身泛著青光。"新鮮的白鱗,18塊錢兩斤!"攤主吆喝著,馬上引來不少顧客。"青島人擺宴席得有白鱗魚,這是有講究的。""老青島"匡先生說,大席上要有帶鱗的魚,而白鱗魚是唯一一個能帶鱗吃的海魚。
白鱗魚陸續被買走,但細心的人發現,這些白鱗魚身子光溜溜的,鱗片不知去向。
昨天,記者在大連路市場、黃島路市場、錯埠嶺農貿市場上,都發現了這種沒鱗的白鱗魚。許多攤主說,從魚販子那里批發來時就是這個樣子。要不是記者提醒,幾個攤主自己都沒發現鱗片上有玄機。"一般來說,魚放久了就掉磷,但這些魚肯定不是壞的。"錯埠嶺農貿市場攤主宋國慶說,他進了三四批這樣的魚,沒有顧客反映說不新鮮。
如果"魚鱗價值高"的傳聞是真的,那么市場上有沒有單獨販賣白鱗魚魚鱗的攤位?記者趕到南山海產品市場。聽說記者要單獨買魚鱗,攤主們紛紛搖頭。"沒有單獨賣魚鱗的,刮魚鱗就破壞了魚皮,賣相不好。"亞海酒店工作人員說。這家酒店有一道炸魚鱗的菜,原料是鰱魚或鱸魚魚鱗。飯店買回魚來,自己加工出鱗片。"白鱗魚鱗片薄,沒法單獨做菜。"
船老大:
上岸時就沒見鱗
昨天下午,在小港碼頭上,魯膠漁2520號船剛剛靠岸,船老大正和工人們一起卸網。"現在這個季節還沒有白鱗魚,凈是面條魚。以前,我們打了白鱗魚也不會去掉鱗,因為據說鱗片比魚肉都值錢,吃白鱗就吃它的鱗,沒有鱗的魚,內行人肯定不買。"船員孫銳說。孫銳是膠州人,他的老家仍有年三十做白鱗魚的傳統,老人認為魚鱗最有營養,味道也出自魚鱗。
難道現在市場上的魚不是白鱗魚?為了驗證疑似白鱗魚的身份,記者找到沙子口漁港管理處欒珠先主任。與小港碼頭都是近海捕撈漁船不同,沙子口的漁船多是收購船,它們走得更遠,能接觸到更多品種的魚類。船老大宋學海說:"魚是從江浙一帶的船上收來的,確實沒鱗。魚販也說不清,有的說可能是大鳳尾魚。"但是,魚販們仍將它們當做白鱗魚來賣,有的批發商因為魚沒有鱗,壓低了收購價錢。
漁港管理站:
此白鱗非彼白鱗?
"我在飯店吃過這樣的魚,當時還以為是太小了沒長出鱗來。"小港漁港管理處主任汪洪山首先對白鱗魚出現的時間提出疑問:白鱗魚6月份上市,現在市場上應該是去年冰凍的魚。18元1公斤的價格,他覺得也太便宜了。"白鱗價格能達到每公斤60元,我懷疑這些貌似白鱗的魚不是白鱗魚。"
記者在齊東路市場買了沒鱗的魚,讓欒珠先主任檢驗。"我吃過,嘗著不如青島產的白鱗魚鮮,感覺它是長在咸淡水混和水域的,水的含鹽量應該不高。"他認為這是一種南方產的類似白鱗魚的魚類。"具體學名我叫不出來,沒有鱗確實奇怪。"
"但是,最近沒發現新品種的魚。"海洋漁業局技術推廣站站長張永舉很肯定地說。
專家說法
拖網中魚鱗摩擦掉了
白鱗魚的鱗片哪去了?是否有企業和飯店收購?中國海洋大學食品工程學院院長林洪認為基本沒有可能。"淡水魚的魚鱗可以提煉魚膠,用在高端制造業上,比如小提琴用魚膠粘合,聲音就會格外好。白鱗魚鱗片不那么厚,一般不用作工業用途。"林洪表示,他做多年的活性物質研究,白鱗魚魚鱗含鈣質多,但沒多少活性物質,說鱗片營養高,沒有科學依據。
昨天下午,記者帶著沒鱗的白鱗魚,拜訪了海洋大學捕撈專家陳大剛。"這就是白鱗魚。"老專家瞥了一眼,馬上作出判斷。可為什么白鱗魚沒有鱗?老專家搬出了魚類圖冊等一大摞書籍,一點點比對魚嘴、魚鰭、尾巴形狀……十幾分鐘后仍認為這是白鱗魚。"魚在網里互相摩擦,鱗片被磨掉了。"
陳大剛介紹,以往清明谷雨前后會有白鱗魚漁汛,白鱗魚從越冬的南方海域回游,青島漁船就在近海用流網捕撈,流網是在水面撒網,對魚體表的破壞比較小。近年來,南方地區漁船馬力不斷加大,大船多改用拖網,拖網在深水捕撈,魚入網后互相摩擦會讓魚鱗受損。"白鱗魚魚鱗薄,不跟脂肪相連,很容易摩擦掉。"
今天早晨,記者又電話采訪浙江山螺門漁業公司、六橫漁業公司等,他們認可青島專家魚鱗是摩擦掉的說法,并且補充說,當捕到的這一批魚量大的時候,摩擦就會特別厲害,如果魚量小,摩擦就不會那么嚴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