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年06月17日新聞)從前天開始,舟山本島以北4000平方公里的海域被劃定為“舟山漁場臨時漁業資源增殖保護區”,2600多萬尾各類經濟魚種魚苗被投入其中。從今年開始到2006年,每年的6月15日到8月30日,這里將禁止放網捕撈,“要讓它們肥美地登上市民的餐桌。”舟山市海洋漁業局漁政處的吳處長這樣說。
據他介紹,這種圈海養魚的方式在浙江省是第一次,這種做法不同于過去簡單的增殖放流,而是在大海中劃了一個圈子,把適合魚類生存的大黃魚主產區也劃入其中,在這個保護區內增殖放流。吳處長說,兩個月的時間綽綽有余,封閉式的放養足夠魚苗長大了。
據悉,這三年時間內舟山漁業部門將投入1200多萬元,依據海洋生物的自然生長環境和時期,依次在保護區內投放岱衢族大黃魚、三疣梭子蟹、黑鯛、日本對蝦、鋸緣青蟹和海蜇6種主要經濟海產苗種。這幾天,已經有40萬尾大黃魚、50萬只梭子蟹、30萬尾黑鯛、1440萬只對蝦、75萬只青蟹以及1000萬只海蜇被投進了這個保護區。
“兩個月后,市民就可以享受到這批放養的對蝦,年末就能吃上青蟹,如此大規模的放養,價格肯定也更實惠了。”吳處長說。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