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報資訊:
![]() |
昨日上午9時,烈日當空,晉江深滬鎮國家一級漁港碼頭,傳來一聲汽笛長鳴,印著“閩晉漁5566”字樣的單拖船,緩緩靠岸。“回來■!”這是今年8月1日開漁首日,深滬港100多艘出海漁船中第一艘歸航的漁船。
碼頭上,等候多時的漁商,紛紛起身,簇擁到船邊,期待地看著船工們將第一筐魚抬上岸。船長張孚典戴著頂鴨舌帽,站在船頭,扯著嗓子招呼著。他說,這次走了160多海里,到廣東附近海域討魚兩天:“收獲頗豐,艙都裝滿了。”十幾名船工有的拋錨停船,有的下艙裝魚,有的拉著繩索起吊……
9點多
漁市開,喊價■
張孚典站在船邊,張羅著將一筐筐魚送上了岸:“這個季節,單拖船拖的主要還是巴浪魚。”他也不知道這魚能賣多少錢,“讓他們喊價吧”。
七八名魚販子圍繞在首批幾筐較大的巴浪魚旁,一邊用手翻看著魚是否新鮮,一邊思量著如何出價。“120!”魚販子開始喊價。“130!”……此時,一名魚販子避開人群,站在一邊小聲打著電話:“一斤多少錢?兩塊錢,哦,好。”不一會兒,這名魚販子回到人群中再次喊價:“150塊錢。”
張孚典說,這些魚除了冷凍廠運回冷凍外,大部分銷往廣東一帶,“他可能是打電話過去問廣東那邊的行情。”
大伙沉默了一會兒,沒有人繼續加價,“好,成交。每筐150元”。聽說一筐魚賣到150元,有些靦腆的張孚典憨憨地笑著,他說,一筐魚一般重65到70斤,這是開漁后深滬港第一艘進港的漁船,所以才能有這樣的價格。張孚典指著一旁較小的巴浪魚說:“這種小的一筐90塊錢,也算不錯的價格了。”
10點多
點好筐數,裝車■
價錢談妥后,魚販子將車開到靠船碼頭上,叫來工人準備裝魚。
10點多的太陽很毒了。船工們忙活著將一筐筐魚抬上碼頭,為了防止天氣炎熱魚腐爛,每筐魚都覆蓋了一層冰塊。裝車前,拿出超大桿秤先稱稱重量,看夠不夠65斤一筐。
疊了一米多高的魚筐旁,一名頭戴草帽的老伯站在烈日下,一手拿著書本大的筆記本,一手拿著筆,口中默默數著裝車的筐數,并及時記錄。張孚典說,他們是5個人合伙的,“我負責出海捕魚,他們兩個負責賣魚,還有一個負責記賬,一個負責收錢”。
從魚艙拉魚上艙、上岸,到點筐數裝車,十來個船工一字排開,形成一條流水線。張孚典說,這次出海捕獲的魚能裝滿1600多筐,“很多魚販子都是三五個人合伙,一起買上百筐魚,回去再分”。至昨日上午11時許,1600多筐魚被搶購一空。“交易現場一般不收錢,由記賬的記清楚每個魚販子買了多少筐,三五天后,再由收錢的去收。”張孚典的妻子邊說邊撐開傘,幫丈夫遮陽。
“來,吃根冰棍。”一位老大爺推著自行車停靠在碼頭賣冰棍。幾個船工忙里偷閑買根冰棍,叼在嘴里,一邊干活一邊“降暑”。在烈日下,吃冰棍也是種享受啊。
午后,賣完魚,裝好冰塊,張孚典的漁船又要出海討魚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捕產品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