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5年3月16日新聞)昨天,門頭溝區漁政管理站宣布,有著1.5億年歷史的我國二級保護動物匙吻鱘在該區養殖成功。它的推廣不僅會有效地保護門頭溝區永定河的水環境,還將豐富門頭溝區的水產種類,用于食用。
該站于2003年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引進匙吻鱘魚種500尾,在深山中的雁翅鎮付家臺村的池塘里進行養殖試驗。經過1年半左右的時間,匙吻鱘的體長從當時的10至15厘米生長到現在的60厘米左右,存活穩定,養殖成功。站長姜春山說,有的區縣也引進過匙吻鱘,但都因死亡率高而失敗,門頭溝養殖成功還屬首次,這與永定河水質好、含氧高很有關系,也與投放魚苗時機的選擇和精心管理分不開。
匙吻鱘
原產于美國中部和北部的湖泊、水庫和海灣沿岸地帶,是大型淡水經濟魚類,因嘴像一個長長的湯匙把而得名。它以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物,養殖過程中不需額外投料,既減少了飼料對池塘的污染,又能凈化池塘。10年前由湖北省引入我國。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