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鏈壺菌病
病原及主要癥狀
發病率不高但危害較重,是由鏈壺菌與鏈壺菌狀的真菌寄生引起的。主要寄生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狀幼體的體節處,一旦發病,菌絲快速生長,感染率高,菌絲纏繞在幼體肌體上,使幼體活力下降,不能攝食,嚴重時在1天~3天內死亡率高達100%。
發病原因及流行情況
該病主要發生在育苗期,當育苗池幼體密度過大,換水量跟不上時,造成池水污染嚴重,主要危害蚤狀2期至大眼幼體,同時并發纖毛蟲病。
防治方法
用亞甲基藍0.1毫克/升~0.5毫克/升全池潑灑。連用3次。或氟樂靈0.01毫克/升~0.1毫克/升全池潑灑,每日1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