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金鱒(Oncorhynchus mykiss)是日本長野縣水產試驗場從虹鱒魚群體中發現的身體呈金黃色的突變品系。1996年12月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從日本引進同型結合純系發眼卵1萬粒。經3年多的試驗養殖從發眼卵至親魚育成及人工繁殖均取得了成功。證明我國的冷水資源適于金鱒養殖,金鱒將成為我國養鱒業的重要養殖新品種。金鱒與虹鱒是同一種魚類,引進后取名金鱒。
一、生物學特性
金鱒屬鮭科鮭屬魚類。同型結合純系金鱒發眼卵粒徑4.0~6.0毫米,因卵內有一直徑約1.5~2.5毫米的玫瑰紅色油球而呈鮮艷的紅色。金鱒體型與虹鱒相似,周身金黃、橙黃或淡黃色,體側有紅色彩帶,眼呈玫瑰紅色。投喂含有類胡蘿素的飼料體色會更艷麗,肉呈橙紅色。金黃色是單純的顯性遺傳性狀。金鱒喜棲于pH 6.5~7.5的清冷高溶氧水域,弱堿性水更適于其生長。正常生長的上限水溫是20℃,最適生長水溫是12~18℃,超過或低于18℃越遠生長越慢,超過22℃,死亡率增高,25℃水溫下不多日即全部死亡。沒有明顯的生長下限溫度,只要不結冰即能攝食生長。純系金鱒攝食較緩慢,雜交金鱒攝食迅猛。喜食水生昆蟲和近水、落水陸生昆蟲及小型魚類。池養條件下搶食人工餌料。魚池水溶氧量要達3毫克/升以上才能保證池魚正常生長。從發眼卵育成500克規格的成魚,水溫年平均8℃情況下需24個月,12℃情況下需16個月。一般情況下,1整齡魚60~90克,全長20厘米;2整齡魚450~500克,全長35厘米;3整齡魚1000克,全長45厘米,最大可達1900克以上。
二、繁殖習性與繁殖技術
年平均水溫8℃金鱒三年性成熟,12℃二年性成熟。繁殖季節是11月至翌年的1月。8月份以后,隨著自然光照時間逐漸變短、水溫降低,性腺進入快速發育期。至11月水溫降至13℃以下,卵細胞發育至第2次成熟分裂的中期,卵被濾泡組織排出,因卵巢是半裸型,被排出的卵散落于體腔內,卵母細胞發育成成熟卵,親魚進入排卵狀態。高于13℃的水溫性腺發育不良,不能正常繁殖。進入排卵期后每7~10天對親魚進行一次成熟度檢查,輕壓腹部即有卵粒流出者即可進行人工采卵。將卵采入塑料或不銹鋼網盆內,然后用等滲液淋浴采出卵,洗除潰卵、糞便等影響受精的污物。洗卵后將卵倒入面盆,將精液擠入卵內,用手攪拌均勻后加入清水,靜置2~3分鐘,這種受精方法叫等滲洗卵法人工授精。在沒有潰卵的情況下,也可不經洗卵,直接授精,這種方法叫干導法人工授精。靜置后用清水洗除多余的精液,在清水中靜置30~60分鐘。這時的受精卵不耐震動,震動會導致卵黃膜破損,水侵入卵黃使其變白濁而導致受精卵死亡。靜置過程中受精卵吸水膨脹,約17%的水分被吸入卵內,受精卵由柔軟變得富有彈力。待卵吸水膨脹后,移入孵化桶進行流水發眼孵化。發眼后將卵移入孵化槽進行出膜孵化。剛孵出的稚魚全長2.0厘米左右,腹部帶有很大的卵黃囊,側臥水底不會游泳。但其背鰭、尾鰭等已經具備了分類學可數性狀,所以剛孵出的稚魚即稱其為孵化稚魚而不稱其為仔魚。孵化稚魚發育至上浮會游泳時,稱其為上浮稚魚。
受精后至孵化需310℃·日,受精后至發眼所需積溫約為160℃·日左右。發眼前的受精卵不耐震動,輕微的震動即會導致死亡。發眼后的卵稱為發眼卵,發眼卵耐震動,發眼后再經40℃·日即可進行清除死卵和長途運卵作業。
每尾成熟雌魚的采卵數,體重500克的2齡魚1200粒,體重1300克的3齡魚2500粒。 受精卵至發眼卵期間孵化水溫要保持在13℃以下,發眼后水溫可達18℃。孵化器排出水溶氧量要保持在3.5毫克/升以上。洗卵用的等滲液的配制:將食鹽NaCl 90.4克、氯化鉀KCl 2.4克,氯化鈣CaCl2·6H2O 5.1克或CaCl2·2H2O 3.4克溶入10升孵化用水中攪拌至全部溶解即可用來洗卵。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