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學名:Squilla orarotia
【地方名】皮皮蝦、蝦耙子、蝦公駝子。
【形態(tài)特征】口蝦蛄亦稱東方蝦蛄。頭部與腹部的前四節(jié)愈合,背面頭胸甲與胸節(jié)明顯。腹部七節(jié),分界亦明顯,而較頭胸兩部大而寬,頭部前端有大形的具柄的復眼一對,觸角兩對。第一對內肢頂端分為三個鞭狀肢,第二對的外肢為鱗片狀、胸部有五對附肢,其末端為銳鉤狀,以捕挾食物。胸部六節(jié),前五節(jié)的附屬肢具鰓,第六對腹肢發(fā)達,與尾節(jié)組成尾扇。蝦蛄雌雄異體,雄者胸部末節(jié)生有交接器。
【產地、產季】蝦蛄是沿海近岸性品種。蝦蛄喜梭于淺水泥棲于沙或礁石裂縫內,我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口好蛄為渤海灣特有品種,產量較多,據(jù)1982年~1983年調查統(tǒng)計,年產量2500噸左右。資源量約5000噸以上。產期為每年4~5月。
【經濟價值】蝦蛄味道鮮美,價格低廉,為沿海群眾喜愛的水產品。現(xiàn)在也成為沿海城市賓館飯店餐桌上受歡迎的佳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