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進入農歷二月,水鄉的黃沙蜆一日比一日肥美起來,又到食蜆最佳時。
記者日前在斗門見到,遍布鄉間的大小農莊、酒樓、食肆,無不以“黃沙蜆”為賣點,招攬食客。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黃沙蜆端上來,香味撲鼻。善于營銷的店家還在醒目處立下招牌,“家鄉美食,特色黃沙蜆”。因此,每逢雙休日,市區甚至珠三角周邊的游客,聞著蜆香,慕名而至。鄉間的食肆生意紅火起來。
黃沙蜆是斗門獨有的品種。據說上橫一帶出產的最正宗。農歷二、三月是黃沙蜆最肥美的時節。上橫的鄉親告訴記者,貝類這種水產品其實南北淡水湖均有分布,但是黃沙蜆水鄉特有,生長于咸淡水交匯、水流湍急的河涌出海處。由于它的味道特別鮮美,早已聲名在外。上橫水網密布,過去盛產黃沙蜆的地方不少,其中麻婆溪、瀘瀘溪、橫坑河等最多。這些小河涌水流湍急,沙多,水清,無污染,出產的黃沙蜆外殼金黃,像海底撈上來的金沙。上橫人常常自豪地說,黃沙蜆的鮮美得益于這里上好的水質和原生態的自然環境。當年每到品蜆的時節,黃坑渡口附近的車就排成了長龍,其中不少專為這美味而來。談起蜆的吃法,當地人會告訴你,黃沙蜆的烹制方法很多,蒸、炒、煮最為常見。如今,食肆的廚師順應外省食客需求,創新了五花八門的吃蜆法。有的像炒田螺般,將蜆配以姜、蒜等佐料,猛火翻炒到蜆張開了口,灑上幾滴料酒,甚至辣椒面,味道濃郁。蓮洲的梁嬸授予記者秘訣,黃沙蜆最好的吃法是蒸著吃,原汁原味,保留了蜆的鮮甜。猛火蒸熟后,搗碎了姜茸、豆豉過油后,灑在蜆面,香味撲鼻。梁嬸說,若是上橫對岸的新會人,蒸蜆會加上一些陳皮絲,起鍋時桔香四溢。梁嬸說,廣東人的吃法始終清淡些,“我們水鄉人會用蜆來煮粥或滾湯,裝碗前放幾片葉菜,味道清甜鮮美,還可清涼祛濕,很適合現在的潮濕天氣!
上斗門品蜆,游客們一般目標明確,很少有人會想起追問蜆的來源。滄海桑田,環境變遷,水鄉也不如從前有更多捕撈黃沙蜆河涌水網。在燈龍沙水鄉長大的本土作家梁少華曾告訴記者,春天撈蜆、夏天撈禾蟲,秋天照蛙,捉魚捕蝦,這都是兒時的樂事。說起撈黃沙蜆,梁少華回憶,每年蜆肥味美的季節,橫坑河上遍布農民撈蜆隊。撈蜆船都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兩邊的船舷經過特別的設計,一邊拴著幾件鋼絲焊制的勺型蜆網,另一邊則是蘆葦編織的擋水板。撈蜆時,船是橫著激流后進的,擋水板助力,流水沖著豎起的擋水板推動船只行進。每隔一段,起一次網,能撈起不少黃沙蜆!皳仆樧罾硐氲氖撬肆骷睍r。從前,若遇上夜晚水退,漁民們爭相駕舟夜捕。船與船之間漁火閃爍,與滿天星斗相輝映,別有一番情趣!贝饲榇司埃ǜ裨谧骷业拿篮糜洃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