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很貴。”問起現在的羅氏蝦苗價格,大家都會這樣回答。據了解,因江浙地區羅氏蝦幼體大量死亡,蝦苗緊缺,而市場需求旺盛,羅氏蝦苗價格近期大漲,最高漲至400元/萬尾,達到了15年來的最高價。
粵苗價一度達310元/萬尾
肇慶市高要縣金渡鎮養殖戶老嚴有28畝池塘。他在當地養殖羅氏蝦已有12年。不過今年他有可能首次“停養”羅氏蝦。“沒辦法,蝦苗太貴了,而且還沒有苗。”4月15日,他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從3月至今,他一直聯系苗場與苗中,“他們都說沒有苗。”
“現在的羅氏蝦苗價格的確很高,在湛江約為290元/萬尾。”湛江市東海島榮達水產種苗場總經理林繼輝說,在他的印象中,湛江地區只有在1992年剛引進羅氏蝦時,才曾賣過如此高的價格。
據了解,在去年同期,廣東的羅氏蝦苗價格才180-190元/萬尾,現在貴了100元/萬尾,而在今年2月,羅氏蝦苗的價格也僅在200元/萬尾左的價格上徘徊。進入3月底,羅氏蝦苗價格開始猛漲。“290元/萬尾并不是最高價,上月還曾一度漲至310元/萬尾。”林繼輝說,由于價格太高,養殖成本大增,養殖戶難以承受,苗價這才有所回落。
不過,湛江地區的310元/萬尾的當地歷史高價,并不是現在最高的。浙江南太湖淡水水產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國梁說,江浙一帶,羅氏蝦苗價格比廣東地區的更高,400元/萬尾。
他介紹,目前羅氏蝦苗價格可以說是天價,“這么高的價格僅在15年前出現過。”與湛江地區出現高價苗的時間很類似,15年前,江浙一帶也是剛引進羅氏蝦進行推廣養殖,物以稀為貴,當時苗價高達400元/萬尾。不過之后羅氏蝦苗價開始回落,便宜的時候甚至賣過幾十元/萬尾的低價。沒想到,時隔15年,價格再次登頂。
江浙地區八成苗場停產
楊國梁認為,苗價高企的主要原因是產量急劇減少,而需求量卻比上年有所增加。他說,目前的羅氏蝦苗供求完全失衡。據了解,江浙一代是我國羅氏蝦的主產區,羅氏蝦養殖面積約有40萬畝。按3萬尾/畝的投苗密度算,市場需求量為120億尾。
楊國梁說,今年的實際需求量可能遠超過這個數字。他表示,與白對蝦相比,羅氏蝦病害少,養殖成功率高,近幾年價格也不錯,養殖效益穩定。根據收集的養戶投苗信息,他說,去年江浙一帶大量養殖白對蝦的養戶養殖失敗,不少人今年都想轉養羅氏蝦。
不過,與高漲的投苗熱情相比,羅氏蝦苗場的生產卻遭遇前所未有的蕭條。林繼輝說,近段時間廣東苗場主要是使用江浙苗場提供的幼體標粗,“但運過來的幼體不到10天就全部死亡。”除了廣東,江浙一帶的苗場也碰上同樣的厄運。他說,受幼體大量死亡影響,江蘇蘇北地區有60多家苗場,僅有2家能生產供應少量蝦苗。
江蘇無錫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鑫從事羅氏蝦繁育養殖研究多年,他說,江浙羅氏蝦苗場正面臨“幼體大量死亡”帶來的考驗。他說,江蘇吳江、浙江湖州是江浙羅氏蝦苗主產地,但今年“80%的苗場都已停產。”
周鑫指出,這次幼體發病死亡數量多、范圍廣,幾乎全國所有的苗場都遇上類似的問題。他認為,這次羅氏蝦幼體發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與豐年蟲質量下降有關。據了解,蝦苗從孵化到小苗期間,都是以豐年蟲為食,往年羅氏蝦苗場一般都是使用渤海灣一帶出產的鹵蟲卵培育豐年蟲,效果不錯。不過他強調,今年渤海灣一帶水質差,藻類少,以藻類為食的鹵蟲沒有充足的食物,產出來的鹵蟲卵質量差,培育出來的豐年蟲營養含量不高。
“豐年蟲差,培育出來的幼體質量就差,抵抗能力弱,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容易死亡。”周鑫說。
不過,有業內人士透露,除了豐年蟲的質量差外,幼體大量死亡很可能與羅氏蝦苗場采用高密度、使用藥物的育苗方法有關。他說,苗場的租金、人工、設備折舊等費用基本固定不變,產苗越多,分攤的成本越小。因此,為降低成本,苗場都采用高密度育苗的方法,追求高產,育苗池內,每立方水體中,蝦苗數量一般都高達10萬尾。
“密度高,想要保證幼體的成活率,必須要使用藥物。”他說,在藥水中泡大的幼體抗病能力弱,一感染細菌,容易發病死亡,“而近段時間,天氣多變,水質差,細菌多,幼體大量死亡不可避免。”
商品蝦后市看好有利苗價
江浙蝦苗供應不足,意味著當年羅氏蝦的養殖量減少。據了解,羅氏蝦是熱帶水產動物,不耐低溫。江浙一帶適宜羅氏蝦生長的養殖季節僅限于夏秋,當地養戶必須在6月下旬結束投苗,否則,投放的蝦苗也難以養成商品蝦。
楊國梁說,由于現在苗場無法生產,目前浙江許多羅氏蝦塘都是空著。“以前這個時候至少放了7億尾蝦苗了,但今年僅有2億,許多訂單都沒有辦法完成。”他說,苗場也正在努力找出幼體發病死亡的確切原因,但能有什么樣的結果還無從得知。
“今年江浙的苗場出現產苗難,按目前的情況看,江浙的苗場的產量根本無法滿足當地的投苗需求。”林繼輝說,苗少養殖量減少,羅氏蝦今年有望賣個好價錢。
與江浙不同,廣東的羅氏蝦投苗時間長,全年均可投苗,冬天搭建大棚,存塘蝦可安全過冬。林繼輝認為,蝦價好,廣東養戶養殖羅氏蝦的積極性增加,養殖量增加,蝦苗需求大。
“沒有早點購買親蝦生產蝦苗,太可惜了。”他說,以往每年清明前,江浙苗場生產的大量羅氏蝦苗大舉南下,南方的羅氏蝦苗價格受沖擊,在這個時段都會下跌。而過了清明節,江浙當地開始大量投苗,南下的羅氏蝦苗減少,華南地區的蝦苗價格上漲。
如果苗場要親自生產幼體培育蝦苗,按正常的選育時間,去年11月就應該引進親蝦。不過當時林繼輝與合作伙伴依據以往的經驗,預判今年的羅氏蝦苗價格最高不過200元/萬,“算起來利潤不是很大,所以沒有買親蝦,現在很后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