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河蝦貴得出奇,成為日前市民關注的熱點之一。而實際上,今年各種蝦的價格都比往年高出一大截,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氣候異常導致全國蝦苗的質和量嚴重下滑。盡管如此,記者發現,位于廊下鎮的申漕特種水產基地,還是受到全國各地養蝦戶熱捧,許多各地養蝦戶甚至已提前預訂了來年的蝦苗。而在一個多月前,該基地本年度的羅氏沼蝦苗種供應宣告基本結束時,來自周邊省市的養蝦戶竟遲遲不愿離去,據說他們中不少人甚至已在廊下鎮吃住等候了一個月左右。
受苗種退化以及氣候異常等原因影響,今年國內羅氏沼蝦發生“苗荒”,苗種供應量減少50%以上,價格更是由每萬尾90元飆升到了400元左右。在這個過程中, “上海蝦苗”受到養蝦戶追捧,它們不僅成活率高,而且抗病性強,就像 “買了保險”。養殖戶說的 “上海蝦苗”,來自廊下的申漕特種水產基地。今年,申漕基地供苗量在10億尾,但接到國內32個城市的訂單需求卻超過供應量的6倍。
記者發現,廊下鎮“吃香”的可不止蝦苗,還有西瓜種苗、花卉種苗、彩色樹苗、蔬菜種苗等各類種源,其中西瓜籽每一粒賣到50元,彩色樹苗一年有四種顏色,花卉種苗可根據“定制”進行組培……種源產業不知不覺成了廊下現代農業的支柱產業。該鎮黨委書記陳國忠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廊下鎮已吸引8家種源公司入駐,建成了4個組培實驗室,今后幾年,該鎮還將使種源示范區面積達到5000畝,組培實驗室達到8至9家,使之成為全國最大的組培之鄉、上海種源農業的重要基地。
構建一個又一個產學研平臺,是廊下種源取勝的優勢所在。申漕蝦苗的質量過得硬,因為這里并非單純的企業基地,而是上海海洋大學與申漕公司等聯手打造的產學研基地,采用的都是海洋大學團隊研發的技術路線。這里的種質自繁自育自選,且與外界隔離,從小苗開始,就注重營養強化、水質循環,使蝦苗體質格外強健。基地還設置專門的水質檢測室、微生物監控室,及時扼殺蝦病暴發的各種苗頭。這些技術、設施,都是私人苗種場所無法具備的。上海楓彩農業科技公司在引進各類紅楓種苗之后,又進行自主研發,迄今已形成幾十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紅楓品種,目前公司還與中國林科院林科所合作,申報了國家863項目。而上海金蓓農業科技公司也已是滬郊花卉產業的生力軍,研發出了10多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非洲菊品種,產品出口到日本、德國等。
種源農業蓬勃發展的背后,還需要設施農業的跟進。在廊下鎮種源農業基地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棟棟現代化溫室設備,它們為種苗生產營造了最好的環境。如比利時愛索特(EP)植物園藝(上海)有限公司就有1.4萬平方米玻璃溫室,全部按照歐洲標準建設,采用環境全自動控制設備,使種苗生產規模和水平大幅度提升,鳳梨花組培苗70%出口歐美。申漕水產基地也像花園一樣,上有溫室大棚,下有保溫膜,可以自動調控溫度和光線。不僅如此,廊下鎮還與上海電氣集團聯手打造國家級 “設施可控研究中心”,為各種溫室設施尋求更好的技術支撐。
種源農業漸成氣候,使廊下呈現出了不同尋常的現代農業景象。到目前為止,該鎮種源基地已達1000畝,平均畝產值超過了10萬元,遠高于傳統農業一兩千元的畝產值。 8家種源企業已吸納700多名農民就業,他們每天穿著白大褂在組培實驗室忙碌,一周5天工作制,儼然成了“新型農業工作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