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棚外北風呼嘯、天寒地凍;配備了各類監測設施的棚內,溫暖如春,魚蝦在池塘里歡快地游動,健康成長……這是我們昨天在位于象山縣泗洲頭鎮的紅升水產養殖公司花園式養殖場看到的一幕。業主黃慶宏樂呵呵地說:“去年投入666萬元形成的70畝設施漁業,當年總產值就有75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82%。”
市海洋與漁業局提供的材料顯示,“十一五”期間,寧波市用于設施漁業之一的水產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的總投資超過了2.68億元,總建設規模達6.93萬畝,約占全市池塘養殖總面積的18.9%。養殖池塘標準化使養殖環境面貌一新,有效水體大幅度增加,也增加了一定的放養密度,養殖經濟效益平均提高20%以上。同時,增氧機、進排水系統等在池塘的配備和應用,有效防止了缺氧、池塘間交叉感染和廢水污染等,增強了養殖病害防御能力,完善了養殖生產質量管理體系,提高了水產品質量安全。
近年來,寧波市還積極鼓勵工廠化養殖發展,推進保溫大棚和工廠化設施的應用,延長養殖季節、節約土地和水資源等能源,增加養殖產量和效益。目前,全市保溫大棚養殖推廣已達2740畝,并有投資規模較大的工廠化養殖場5家,總投資4000余萬元,養殖品種涉及大鯢、鱘魚、石斑魚和南美白對蝦等。去年,全市又有13個項目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設施漁業建設項目實施計劃,總投資6627.23萬元。
同時,寧波市通過全面改造和更新育苗場水處理、節能環保、質量檢測和抗災等設備設施,提高苗種培育設施水平,達到育苗設施標準化、育苗品種特色化、育苗數量規模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