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金石橋鎮茗水橋村的鄭新高夫婦在金石橋集市上賣了10余年魚,跟魚結下了不解之緣。夫婦倆發現該鎮賣的魚絕大部分都是從外地進來的,本地產的魚很少。他覺得很納悶:金石橋養魚水資源很豐富,養出來的魚難道還不夠金石橋人食用,卻要到外地進魚?從外地進魚,需要不少運費,如果在本地養魚不需要運費,一定比外地養魚賺得更多。一個想法在夫婦倆心中萌生出來:在本地養出好魚,一定能賺不少錢……
2006年,夫婦倆放棄了賣魚,專心養魚,他們承包了幾處魚塘小試牛刀。在鎮黨委、政府和畜牧局技術員的幫助下,他們學會了養魚技術,魚賣到了好價錢,一年就賺了三萬元。2007年,夫婦倆自籌資金20萬元在河邊建起了4口大魚塘,利用河水養魚。這年夫婦倆又把多年的積蓄近40萬元全部投了進去。2008年鯉魚、草魚的產量就達到8萬斤,年產值達到了50萬元。
2010年,該鎮授予鄭新高“養魚大戶”的稱號。鄭新高說,金石橋的鮮魚消費市場很大,我之所以把所有積蓄都用來養魚,是因為我發現了這個大市場,我希望利用本地的資源創造出更大的財富。圖為3月2日鄭新高正在捕魚準備售往市場。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