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產局在各受災嚴重地區開展“送魚苗、促復產”系列活
發布時間:2011/6/27 9:13:42 來源:荊楚網 編輯:陸運霞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6月25日,湖北省水產局在洪湖、仙桃、監利、石首等四個水產重災縣市成功開展了“送魚苗、促復產”系列活動。記者在全省多地看到,隨著降水充分,各地洪湖湖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災后漁民正忙投苗補苗保生產
6月25日,湖北省水產局在洪湖、仙桃、監利、石首等四個水產重災縣市成功開展了“送魚苗、促復產”系列活動。記者在全省多地看到,隨著降水充分,各地洪湖湖水及各地漁池水量充足,養殖戶正抓緊時機,補足各類魚苗。
6月份以來,湖北全省369萬畝水產受災養殖水面中,有174萬畝通過加水、補種等綜合措施維持正常生產,創造條件搶繁搶育魚苗120億尾,調劑補投名優大規格魚種18億尾,優化養殖結構36.5萬畝,搶捕上市商品魚15萬噸,70%的骨干加工企業恢復正常生產。國家下撥的1億元救災資金已全部下達到各縣市,各地正抓緊開展受災漁業資源生態修復、災后魚苗繁育、魚種補放、基礎設施檢修等工作,力爭打贏抗旱復產保規劃保目標這場硬仗。
在洪湖湖中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
6月22日下午3:00,省農業廳副廳長、省水產局局長王兆民在洪湖市宣布全省水產災后復產送魚苗活動開始,省農業廳廳長祝金水等領導親自將1000萬尾“四大家魚”苗種投放到洪湖,并向當地養殖戶贈送了大規格蟹苗10萬只。較好地解決了漁民恢復生產苗種短缺的燃眉之急,有力推動了湖泊生態修復工作。
仙桃沙湖鎮余洲村漁場
仙桃水產局充分利用現有水源,讓看得見的水都用得上。仙桃市剅河鎮多方協調,采用四級排灌的方式調水進鎮,解決旱情6000多畝。楊林尾鎮組織挖土機械在東荊河河道上筑壩3處,國營五湖漁場也在東荊河上筑壩1處,現已解決聯合垸和東荊河沿岸近20萬畝魚池的缺水現狀。
近段時間魚價已經上漲,近一個月全市售魚5.8萬噸。目前,仙桃市有鮰魚苗種2億尾、大口鯰苗種30萬尾、甲魚苗種10萬尾、鱖魚苗種1300萬尾、黃顙魚種3000萬尾,完全可以滿足全市結構調整后的苗種供應。做好大塘的第二次投放。全市已囤積魚苗18.8萬公斤,疏挖溝渠324千米,已有11萬畝魚池在克服重重困難引水投苗,因旱受影響的12萬畝魚池已能進行正常生產。
監利水產局向養殖戶贈送魚池消毒劑
至6月20日止,監利全縣計劃補投鱖魚種1300萬尾,已補投1057萬尾,計劃補投鯪魚種100萬公斤,已補投47萬公斤,計劃補投家魚魚種83000萬尾,已補投55100萬尾,計劃補投全雄黃顙魚種2000萬尾,已補投470萬尾,計劃補投黃鱔魚種3500噸,已補投1120噸,計劃補投鯽魚等魚種4000萬尾,已補投650萬尾。棋盤鄉僅勝利垸漁場就先后10次從廣東組織鱖魚100萬尾、鯪魚種50000公斤,向周邊養殖場供應,該鄉計劃補投鱖魚種200萬尾,目前已全部補放到位。還有老江河、汴河、橋市等地都積極組織從廣東組織鱖魚、鯪魚,從荊州、湖南組織了四大家魚的投放。監利縣匯龍合作社開展了鱖魚和四大家魚的繁育,監利天瑞公司加大了全雄黃顙魚的繁育力度,計劃今年產苗1。5億尾,目前,已繁育4000多萬尾,為監利縣水產災后魚苗魚種補放提供保障。
石首補苗投放魚池
當前漁業旱情已得到緩解,為確保漁業目標的全面實現。石首水產局堅定抗災復產保規劃信心,迅速填塘補苗、強化技術指導、抓好生產管理、引導產銷對接,力促漁民大災之年保增收。
災后石首市累計已補投“四大家魚”分水2億尾、名特優種苗(鱖魚、黃顙、長吻鮠等)3000萬尾、大規格魚種1200噸左右,并繼續搶抓時機,多渠道、多途徑采購和投放各種規格種苗。做到旱災損失復產補、常規損失名優補。確保災后不空池、不少投種,努力實現“當年受災當年扭虧”的目標。老河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和長吻鮠良種場兩大苗種繁育基地,進一步加大“四大家魚”及名特優苗種繁育力度,重點開展“四大家魚”及鱖魚、黃顙魚苗種繁育。災后已繁育“四大家魚” 2億尾、鱖魚2000萬尾、黃顙魚1000萬尾。力爭名優苗種繁育達到5000萬尾。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