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發展特色水產上下功夫,推進漁業結構調整。突破性發展三大特色水產,建設三大板塊。一是發展龍蝦養殖,建立10萬畝小龍蝦野生寄養板塊。2009年全市龍蝦養殖面積穩定在10萬畝,龍蝦產量達到1.5萬噸,產值過億元。全市農民依靠蝦稻連作模式人平增收100元。主要是在調關鎮建立5萬畝連片無公害小龍蝦野生寄養示范基地,辦成荊州市規模最大的蝦稻連作示范點,重點培植一批面積過百畝,收入過10萬元的小龍蝦養殖大戶50戶。二是發展河蟹養殖,建立10萬畝大水面河蟹養殖板塊。通過優化養殖模式,更新河蟹品種,力爭河蟹產量達1500噸,產值達9000萬元。三是發展網箱養殖,建立10萬口網箱養魚板塊。在橫溝市、小河口、大垸、楊波坦故道等地發展網箱養殖10萬口,其中網箱養鱔7萬口,網箱養大口鯰2萬口,網箱養長吻鮠及其它名特優產品1萬口。擴大與宜昌鶯武漁業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長吻鮠苗種繁育和網箱養殖基地。力爭全市名特優養殖面積達20萬畝,產量9萬噸,占水產品總量的80%以上,推廣優化模式達15個。
在培植品牌水產上下功夫,提升水產品市場競爭力。一是健康養殖創品牌。大力推行漁業標準化生產,實現“從水域到餐桌”的全過程標準化生產和管理。抓好“全國健康養殖示范場”-上津湖漁場和省級健康養殖示范場-白蓮湖漁場的建設和管理,將胭脂湖漁場建成原生態漁業養殖示范場;建立產品質量追溯制度,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二是精深加工創品牌。擴大“繡林筆架”牌系列加工產品規模,在現有基礎上,改進包裝,提高質量,力爭年加工筆架魚肚10萬罐,風干魚10萬盒,銀魚20萬盒,竭力爭創“中國名牌產品”。三是聯合經營創品牌。該市河蟹屬大湖養殖,營養豐富、品質優良,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將進一步做好與洪湖、鄂州等河蟹專業合作社的合作,擴大產品的知名度,提高經濟效益。
在開發休閑水產上下功夫,延伸水產發展鏈條。一是開發水生動物觀光項目。以天鵝洲濕地江豚暫養馴化、觀摩表演為重點,開發水生動物觀賞項目。二是開發城郊垂釣娛樂項目。以城郊現有水產養殖場所為基礎,完善餐飲、游艇、釣具、餌料供應等服務設施,為釣魚愛好者創造優雅的娛樂環境。三是開發山水旅游休閑項目。以桃花山自然風光和中湖萬畝水面為依托,利用江湖兩岸的山水風光,集賞景、娛樂、避暑和風味餐飲于一體,發展“住在水邊、食有水鮮、觀光游玩”的特色休閑漁業。力爭2009年發展休閑漁莊20個,實現休閑漁業產值2億元。
在水產投入上下功夫,提高漁業綜合生產能力。一是加大水產“三改一建”力度,切實抓好低湖田的開挖和現有魚池、塘堰的配套升級改造。2009年完成新挖精養魚池1.5萬畝,改造魚池3萬畝的漁業開發任務。重點建設以胭脂湖漁場為重點的名優健康養殖基地,以調關為重點的新農村、新漁村示范基地,以東升為重點的生態循環經濟模式基地,以老河“四大家魚”原種場和長吻鮠良種場兩個國家級原(良)種場為重點的全國原種供應及苗種繁育基地,以天鵝洲濕地保護區為重點的旅游、生態、休閑、觀光基地。二是提高漁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加大種養新技術和水產新品種的推廣力度,大力發展蝦稻連作、蝦蟹混養、魚藕共生等節本增效新模式,提高水域資源利用率和產出率,使漁業科技貢獻率超過50%,優質率達75%,力爭漁民畝平依靠科技增收1000元。三是為水產品發展注入新活力。通過采取“親情招商”、“以商招商”、“定點招商”等形式,確保水產系統2009年招商引資達到1000萬元。力爭引進1-2家以龍蝦、四大家魚或飼料加工為主的水產品加工企業,建成年加工量過萬噸、產值過億元的水產品加工企業;利用筆架魚肚的品牌優勢,引進一家大型筆架魚肚加工企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