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21日上午,煙臺市芝罘區海洋生物資源增殖放流牙鲆、黑鯛等各類魚苗3萬尾。
據了解,該區通過采取減船轉產、增殖放流、建設人工魚礁等手段,壓縮捕撈強度,減少淺海筏式養殖,不斷提高海水養殖業產出效益。他們先后在擔子島、豆卵島、崆峒島海域建成三個人工魚礁區,總投入約7300萬元,其中爭取上級補助資金1840萬元,建礁面積達340公頃。并積極開展了漁業資源修復行動,先后建成了擔子島紫石房蛤、套子灣黃蓋碟和地理星刺參三個水產種質保護區,累計增殖放流黑魚、牙鲆、黑鯛等各類魚苗280余萬尾、刺參400余萬頭,為海洋生物營造良好的棲息環境。
該區還組織編制了《擔子島開發利用可行性報告》。今年4月,擔子島成功入圍國家首批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名錄,成為全省首批5個開發島嶼之一。目前,又申報了擔子島整治、修復及保護項目和煙臺芝罘島島群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建設項目,總投資概算2308萬元,現均已通過國家海洋局組織的專家評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