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充分發揮淺海、灘涂、鹽堿地三大資源優勢,搶抓黃河三角洲開發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機遇,突出發展黃河口大閘蟹、海參兩大名優水產品,集中力量抓標準化基地建設,黃河口大閘蟹、海參成為當地海洋漁業發展的“拳頭產品”。
海參標準化生產基地迅速膨脹。2004年墾利縣在孤東海堤十八號海參養殖獲得成功,實現了“東參西養”,探索出黃河三角洲地區海參生態養殖技術,以海參養殖為代表的海珍品養殖得到了迅速發展,掀起了新的一輪海水養殖浪潮。20萬畝海水現代漁業示范區建設如火如荼,示范區建設得到了上級領導及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2010年10月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臨視察。目前示范區已累計投入資金15億元,建成高標準海參池塘9萬畝,10萬立方水體育苗車間,配套完善了水、電、路、橋、函、閘等基礎設施,建成了現代漁業研發中心、商務中心、休閑漁業精品區,濱海藍鎮建設快速推進,水產品加工區和水產品大市場實現破題,煙臺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大連有德、盤錦光合水產等知名企業和科研院所紛紛在示范區建設了海參育苗養殖基地,一個頗具現代海洋產業氣息的全國一流“藍色海洋大世界”正在形成。
黃河口大閘蟹品牌基地建設持續升溫。2010年結合國家級現代農業優質魚產業項目的實施,規劃建設了永安鎮萬畝黃河口大閘蟹生態養殖基地,一期投資1500萬元建成了2000畝標準化大閘蟹養殖池塘,大力推廣生態養殖和大規格養殖育肥技術,積極拓寬大閘蟹銷售渠道。同時加大水稻示范農場萬畝大閘蟹養殖基地改造提升,先后投資800多萬元對基地內的溝渠、進排水閘門、管護房等基礎設施進行了整理維護,扶持惠魯水產育苗場建成了省級黃河口大閘蟹原種場,建設了600多畝原種繁育基地,形成了大閘蟹原種繁育、扣蟹培育、成蟹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同時積極實施產品推介,黃河口大閘蟹入選“山東十大漁業品牌”,躋身“全國十大名蟹”,身價倍增,銷售火爆。截至目前,全縣共發展大閘蟹養殖基地40萬畝,年產商品蟹6000多噸,實現產值近7億元,已成為黃河三角洲地區最大的大閘蟹生產集散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