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經過多年的努力,遼寧省海洋環境法規和規章制度逐步完善,規劃體系初步建立,海洋環境各領域的工作全面展開。但目前海洋環保工作仍然面臨挑戰,近岸海域環境惡化的趨勢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系統惡化沒得到緩解。
隨著“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戰略的實施,海洋環境面臨的壓力更大,環保任務更加艱巨,各行各業、社會公眾對海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遼寧的海洋監測能力、海洋科技支撐體系還不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海洋環保工作發展也很不平衡,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1. 千口百會講環保,海洋環保有“六少”。一是投入少,二是人員少,三是監測手段少,四是監督少,五是查處少,六是整改少。2. 海洋環保是領導的環保,而不是全民的環保。3. 有錢投發展,無錢治污染。
針對遼寧海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們要努力強化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海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爭取在3年內,6個沿海市站全部通過國家計量認證,能夠獨立開展監測評價工作。二是加大對海洋環保工作投入,將海洋環保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圍繞《遼寧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劃》確定的重要工程,抓好項目庫建設,籌措資金,保障海洋環保項目建設。三是按照曾培炎副總理渤海環境治理現場會上的要求,落實海洋環境保護責任制,把減少主要污染物的入海量,納入到責任目標并進行考核。四是加快發展海洋環保科技,在對海洋環境要素實時監測、海洋環境污染治理、排污總量控制、海洋生態修復、海洋自然災害監測預報等領域有所突破,為全省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科技支撐。五是加大宣傳,強化監督,增強公民海洋保護意識,并實行有獎舉報和媒體曝光制度。六是要加強組織協調,形成合力。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要發揚團結協作精神,積極主動地爭取環保、交通、海事、財政及綜合部門的大力支持,同時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工作,形成海洋環境保護的合力,圍繞海洋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共同服務于“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建設這個大局。
要在做好上述各項工作的同時,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一、陸與海的關系。海洋的污染主要來自陸源污染,必須加大陸源污染的治理,嚴禁污水、廢棄物直接向海洋排放。
二、監測與監督的關系。海洋環境監測是檢驗海洋環境質量的重要手段,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是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舉措,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加強監測的同時,必須加強監督,完善監測手段,及時向政府、向社會報告監測結果,引起各界重視。要進一步加大對入海口、入海排污口的監督力度,建立監督責任制,聘請海洋環境保護監督員,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督促解決。
三、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加強海洋環境監測和海洋環保的監督,同污染后再治理相比,是少投入多見效,少花錢多辦事,因此海洋環境保護要樹立監測與監督優先的意識,在環境監測、環保監督上加大投入。
四、立法與執法的關系。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制定的《遼寧省海洋環境保護辦法》已經出臺實施,要認真學習貫徹《海洋環境保護法》和遼寧省相關地方法規,依法監督,照章辦事。
五、重點與一般的關系。從遼寧近兩年的海洋環境狀況看,一般污染基本得到遏制,重點污染呈擴大和惡化之勢。海洋環境保護要突出重點,兼顧一般,抓重點帶一般。重點污染要重點監測、重點監督,使重點轉化為一般。對于一般污染也不能放松,使之轉化為合格或達標,防止隨著時間的推移轉化為重點。
六、保護和治理的關系。海洋環境重在保護,保護工作做得好,可以避免花大代價治理。要借鑒國際經驗,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
七、海洋部門與環保部門的關系。海洋環保工作要善于借勢發力。省、市、縣環境保護部門既是本轄區環境執法主體部門,也是我們的友軍。要借重他們的力量,參加他們的活動,要與他們密切配合,協同作戰,不爭高低,不比大小,只圖共守藍天,同護碧海。陸上環境做好了,海洋環保也就有了保證。
八、處罰與整改的關系。對違反海洋環保法規的單位和個人,該處罰的要堅決處罰。然而,處罰是手段,整改才是目的。對于不達標的,要督促整改,只要整改達標的可視情況減輕處罰。對不整改的要重罰;對整改后不達標的要嚴罰。以罰促整,以處促改。
九、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實施海洋環境保護是一項基本國策,事關子孫后代,事關人與海洋和諧相處。一個地區、一個企業,只是全局的一部分。就地方、企業而言,干事業、想問題、謀發展,都應當從環保大局出發,從全民利益著眼,切忌急功近利,以鄰為壑,只圖自己快發展,不顧別人受污染。切忌當代掙小錢,子孫治污花大錢。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